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报告: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入市场化驱动新阶段

   2023-09-20 ​新华财经3720
导读

新华财经合肥9月20日电(林迎楠)9月20日,作为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平行论坛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本次大会以“创新智享引领汽车新未来”为主题,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新华财经合肥9月20日电(林迎楠)9月20日,作为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平行论坛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本次大会以“创新智享引领汽车新未来”为主题,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报告指出,2023年“国补”退场,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入市场化驱动的新阶段,自主品牌崛起,“出海”竞争力提升。


  在经历了10 余年的稳步发展后,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报告提出,在2022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了新的变化。一方面,自主品牌迅速崛起,车型数量不断增长,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行业“内卷”一时成为业内人士经常提及的关键词。另一方面,我国在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日益占据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产品和企业“出海”竞争力也大大提升,逐步向欧洲等成熟市场渗透。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很多城市注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报告围绕产业政策、生产制造水平、城市消费能力三个方面,对北京、上海、合肥等10个城市进行了评价。


  从产业政策支持水平来看,上海、北京、合肥、重庆出台的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动力电池及充电桩等内容的政策数量较多,政策生态丰富度相对较高,从促消费、扩投资、强基建、强创新等方面综合加强对产业发展多维度的支持。


  从产业生产制造水平来看,广州、重庆、北京、上海、武汉发展较为稳定。上海和深圳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较高,分别达到98.86万辆和87.47万辆,在十个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北京、重庆、武汉和广州的整车厂数量达10家以上;广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0家以上。


  从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力水平来看,上海、杭州、深圳、北京、重庆实力较强。上海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相对其他城市具有较大优势,达33.5万辆,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上海和深圳的新能源汽车千人保有量较高,均在50辆以上,杭州、北京和广州的千人保有量均超过30辆,水平基本相当。在城市所在省市的充电桩数量方面,广东充电桩保有量达38.3万台,在十个省市中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


  随着2023年“国补”退场,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入市场化驱动的新阶段。报告分析,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年销量向千万目标迈进,市场下沉趋势进一步明晰。二是“纺锤型”产品结构日渐清晰,商用车技术路线多元并行。三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经济性等指标进一步优化。四是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国产品牌加快海外本土布局。五是芯片、电池战略性金属等供应链风险环节亟需统筹布局。六是新能源汽车与新型电力系统融合协同发展潜力巨大。七是科技引领汽车产业变革,从单车智能走向生态智能。八是国产车用操作系统面临窗口期,数据应用迎来大发展。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273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