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报道 (文/王丽英)两年来,疫情扫荡、汽车缺芯到全球通胀、消费疲软,伴随着大环境的起伏,新能源汽车业也像经历了一个过山车。从产业链逢车必涨到终端购买乏力,新能源车企承受着最直接的市场变幻。
为应对销售不力,从2022年底到2023新年伊始,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纷纷开启降价举措,内卷加剧下,车企或加速走向分流。
交付量下滑,特斯拉带头降价
去年三季度,随着比亚迪销量大幅增长,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多年稳居新能源销量冠军的特斯拉感受到频频寒意。按照计划,特斯拉2022年销量目标近150万辆,但到三季度末,特斯拉才完成全球总交付量90.9万辆,产销量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照此速度,年底前将远不能实现既定目标。为此,特斯拉推出了多项鼓励购买行为。
2022年10月,特斯拉中国下调Model 3售价1.4万元-1.8万元,下调Model Y售价2.0万元-3.7万元;此后,又多次推出变相折扣,例如,11月宣布,特斯拉现车限时提车保险补贴8000元或4000元;12月推出购买现车并限时完成交付,可额外享受6000元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