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大幅降价,让车市在2023年伊始便弥漫着“火药味”。
回顾2022年,中国车市有诸多变化值得记录: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产销量屡创新高;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超过50%,提升到历史高位;中国汽车出口有望突破300万辆大关,成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抢滩海外市场……
在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被激发出强大韧性。
在可见的变化背后,一些产业链深层次的调整和创新也正在发生。跟2022年一样,2023年的汽车行业仍将是商业话题的集中地带,但不同的是,行业的改变速度和竞争强度,将远超想象。
价格战只是冰山一角。
01 车企加速出海,价值链加速全球化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54.9%至298.4万辆,成为仅次于日本、超越德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3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51.9%。
与以往中国车企通过海外收购进行全球化扩张不同的是,此轮车企通过技术出海、服务出海、品牌出海等新方式,不断向汽车产业价值链深层延伸。
德勤在《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 中国车企的第二增长曲线》报告中指出,中国车企已从十年前的“产品出海”,飞跃至现在的“价值链全球化”,即更多车企会以研发、制造、物流运输、汽车金融等全价值链方式出海,实现中国汽车品牌和产品全方位的输出,在整个海外服务上有了一个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