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还有汽车工艺的发展,买车对于每个人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台汽车。
拥有一台自己的车真的很方便,不过这也不代表着汽车就是万能的。公共交通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也在方便着人们的生活,有时候甚至骑自行车电动车出门也比开车方便,因为很多时候要面对堵车的情况。
买车子买了之后并不是只开不管,还需要日常加油购买保险,定期维修保养等等。新手的司机在买了车之后,一般都会按照4S店的标准进行保养。一般4S店在卖出一辆车之后,车子是免费首保的,一旦过了首保,要么就在4S店继续保养,要么就找其他保养店。
一些谨慎的车主在过了首保之后会询问4S店的工作人员汽车保养的频率,而一般的工作人员会给出建议,每5000公里就要进行一次保养,这也是现在很多车主一直遵循的原则,不过事实上这条原则只适合一部分车辆,而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呢?
有不少的车主买车并不是每天都开,只是在出远门或图方便时开一下,比如周一到周五上班基本都乘坐公共交通,这样的车主一年开车下来别说8000公里了,可能连5000公里都跑不上,那么他们还需要按照这个准则进行保养吗?
还有车子经常使用的,比如一些滴滴司机,可能每半个月就能跑上5000公里,难道这些是否需要半个月就进行保养吗?答案是不可能,那么车子一年跑不到8000公里,到底需不需要按公里数来进行保养?
车主在买了车之后,经销商会给车主保养手册,大部分情况下,车主可以根据手册上的要求和里程数或者时间进行保养,不过对于不常开车来说参照标准应该是时间,而不是里程数。
因为车子如果不经常开,还要按里程数保养的话,可能会因为保养的周期过长,保养不及时导致出现一些问题。车也许不是开坏的,可能是放坏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车长时间不行驶,车内的一些油液就会发生变质过了保质期,所以像机油三滤这种经常更换的连接不能马虎。
还有汽车刹车片,制动液,轮胎等等,需要隔一段时间进行保养与检查,即使长时间放着不开它,也不代表着他就一定能够完好无损。
有一些车主为了省钱,在过了首保之后就不去检修保养了,但是一旦车子发生问题就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或者是车子某些零件坏了再去更换维修费用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