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武汉国际汽车零部件展暨 3D 打印展于 10 月 1 日 - 13 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搭建起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协同平台,通过传统零部件企业与 3D 打印技术提供商的深度对接,促进资源整合与技术融合,助力武汉成为汽车零部件创新与贸易的核心枢纽。
3D 打印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应用成果令人瞩目。在结构复杂零部件展区,某企业展示的 3D 打印汽车变速箱壳体,通过拓扑优化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重量减轻 30%,内部油路通道实现一体化成型,省去了传统铸造后的钻孔工序,生产周期从 20 天缩短至 5 天。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材料利用率,传统制造中材料利用率仅 30%,而 3D 打印近净成形技术将这一比例提升至 90%,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浪费。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制造中,3D 打印技术实现了水冷通道与结构件的融合,散热效率提升 25%,某车企应用后电池包工作温度降低 8℃,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传统汽车零部件展区同样亮点纷呈。新能源汽车电机定子采用新型扁线绕组技术,槽满率达 75%,效率提升 5%,适配 800V 高压平台,续航里程增加 40 公里。智能座舱零部件专区,一体化触控面板集成了氛围灯与传感器,响应速度达 0.1 秒,支持多手势操作,某车企新款车型搭载后用户交互满意度提升 30%。而轻量化材料零部件,如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门模块,重量较钢制件轻 50%,成本降至每台 800 元,解决了轻量化与成本的矛盾。
国际资源的汇聚使展会成为全球合作窗口。德国企业展示的塑料 3D 打印技术,用可再生材料打印汽车内饰件,VOCs 排放量降低 80%,与武汉本地车企达成技术引进意向。东南亚采购团则对 3D 打印模具表现出浓厚兴趣,某模具企业的 3D 打印砂型模具,使铸件表面粗糙度达 Ra12.5μm,较传统模具生产效率提升 50%,当场签下 500 万元采购订单。
作为武汉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展会,本届汽车零部件展暨 3D 打印展预计吸引全球 20 余个国家的 500 余家企业参展,促成超 8 亿元技术合作与设备采购。它不仅是技术展示的舞台,更是产业链协同的纽带,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方向加速发展。
组委会:徐丹>> 185 >> 1588 >>1594 (同V)
邮箱:6305814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