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来, 我国的汽车市场从零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不需要时间, 可以说是爆炸性的增长,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车的各种谣言, 看似有道理但没有根据的理论,在很多人传达后,对一些消费者来说成为了“真理”。
那到底是什么谣言呢? 他们是怎么引起错误认知的……
急刹不踩离合
这是来自手动挡的,因为手动挡有离合器踏板,所以一般正常驾驶的制动行为往往不需要同时踩刹车, 由此派生出了手动挡车的急刹车是否踩离合器的讨论, 有些人认为不踩的话,发动机也会参与制动,会更安全, 也有人认为那当然有必要深入。
利用发动机制动放慢速度的场景会在驾驶中出现, 用制动踏板控制到期望的速度即可, 另一方面,在长下坡的处理中,只通过制动系统减速,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刹车片温度上升,影响制动效果, 通过发动机制动的辅助,可以减轻制动系统的负担。
数据显示,在手动齿轮突然变陡时踩下离合器有助于制动, 除了低速停止时不停止发动机,影响下一次操作的理由以外, 另一个是初级发动机可以提供制动力,但随着转速下降,发动机的反向牵引制动力可能会影响ABS系统的正常工作。
钢材薄不安全
在旧观念中,汽车钢材应该很厚纹丝不动, 旧式的国产车和早年生产的德系车也一样, 因此,不少人认为汽车钢材厚,外面的金属也厚, 在廉价的部分日系车上市之前,有人轻轻一推就会变形。
实际上,在汽车工程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最外层的金属被称为表皮,是装饰车身外观、复盖内部结构物的作用,不是主要的应力因素,因此在排出、油耗等法规中,为了油耗表现使用了更轻、更薄的钢材。
打方向会伤害车
现在配置在汽车上的动力转向系统大致分为机械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电动动力转向系统, 老司机告诉我打方向盘会损坏车辆, 不仅是老司机,驾驶学校的训练也有这样的说法。
在机械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只是方向盘旋转太快,并不是转向角度太大,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变高, 另外,为了防止旋转阻力扭矩过大,油泵破损,各液压系统配备了用于限制最高压力的安全阀, 因此,机械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不会因切断方向盘而使液压泵破损而导致转向系统破损。
另外,现在的车型大多采用电子系统, 因为电子液压辅助系统也配备了安全阀, 因此,电子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也不会因方向盘转动而损坏液压泵而损坏转向系统。
车身重就稳定
很多老司机认为车辆质量足够重就足够安全了, 其实新车是否有安全感与车的重量没有直接关系, 轻量化是全世界车企的共识,车身质量的下降不仅带来更好的动力性、更好的油耗,还可以减少制动距离,提高操纵的灵活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安全性。
也许有人说车轻高速“飘”,但车重的车很稳定, 在现在汽车技术发展的大前提下,高速不稳定的除了车身质量以外,还有空气力学的应用、车辆设计下的重心高低、轴距长度及底盘的调整水平、转向机构的调整特性等。
加半箱油可以节约油
加油量的多少会影响车身的重量,但是为了应对增加的重量,毫无疑问发动机需要多燃烧油来工作, 所以,加油不要只进一半, 一半的油量可以减轻重量,达到省油的目标, 其实加一半的油确实会轻,但对用吨计算的车来说不太轻,也不怎么节约油, 相反,低油量是对部分零件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