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新能源车保险: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2024-07-17 ​中国经济周刊3250
导读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围绕车辆保险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71.0万辆,其中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80.4万辆,实现同环比双增长,零售渗透率也由2023年同期的33%提升至47%,这一数据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围绕车辆保险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71.0万辆,其中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80.4万辆,实现同环比双增长,零售渗透率也由2023年同期的33%提升至47%,这一数据再创历史新高。


  但对广大新能源车主来说,给车上保险仍是一件“头疼”的事。同等价位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上保险很有可能更贵。例如近期备受关注的小米su7,虽然售价在30万元区间,但首年保险费用却和售价50余万元的燃油车相当。


  除了保费贵,新能源车主还要面临一系列保险问题。“两年没出险,保费反而更贵了”“有一个违章,就被拒保了”诸如此类的声音不绝于耳。


  一面是车主喊贵,一面却是险企集体喊亏,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新能源汽车保费贵、上保难等问题能否被尽快破解?


  车主吐槽“电动爹”保费贵、续保难


  “我的新能源汽车一直没出过险,续保时保费却涨了,真是‘电动爹’呀。”北京居民孙先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吐槽道。


  据了解,孙先生买车两年,第一年保险是6000余元,第二年降到了4500元,今年续保时,保费竟然涨回到两年前的价格,保险公司给出的续保价格都在6500元以上,甚至还有报价超过7000元的。


  除保费贵外,还有车主反映续保的难度也变大了。“车险7月到期,保险业务员说我有个违章,风险系数高达99(满分100),不搭配座位险就不能续保,但我全年就一个插队违章,扣了3分,不至于影响续保吧?”上海的李女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浙江的刘先生也遇到了上述问题,据他介绍,他的车价格不到20万元,2023年买车时的保险落地价为3000元,这一年中因为溜车出过一次险,今年续保时已经被两家保险公司拒保,愿意承保的保险公司甚至开出了13000元的“天价保费”。“我之前开的奔驰续保也才8000元,怎么不到20万元的新能源车续保这么贵?”刘先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吐槽道。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上述车主的经历并非少数,实际上,与燃油车保险相比,新能源车险普遍具有单均保费高、出险频率高、综合成本高等特点。


  “保险公司也是要盈利的,总体来讲,保险公司费率是根据上一年的赔付率来计算。如果上年赔付的金额太多,次年的保费就会整体增加,并且保险公司为了不让自己亏损,也会挑车主,以减少损失。那些出过事故的车主,可能会被拒保。”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陈东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多以新车为主,零配件还没有市场化,维修的价格较高;另一方面,保费是和风险匹配的,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新功能,司机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就导致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较高,保费自然就高。


  此外,陈东辉还提到,网约车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相对较高,这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整体保费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约车的公里数会远高于正常车,应按照营运车的条款上保险,但有部分网约车是以家庭自用车的费用来上的保险,这就导致保险公司亏损,以至于整体保费上涨”。他说。


  保险公司也一肚子苦水,为何保费高还是喊亏


  保险公司也是一肚子苦水。在车主喊贵的同时,保险公司却在喊亏。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当前部分新能源车型采用高集成度、高价值的原厂配件或一体化设计,叠加社会化维修服务能力不足,导致维修费用较高,赔付率显著高于燃油车。


  申万宏源研报显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大部分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处在盈亏线边缘,亏损压力较大。以车损险为例,新能源车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数据。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保费规模为1001亿元,增速为80%;车均保费为4903元,增速为2%。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保险公司确定一款车的保费主要依据三个核心指标:一是基准费率,这项多为行业统一标准;二是NCD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由被保险人连续投保年限和出险次数决定,出险次数越少,保费折扣越高;三是自主定价系数,由保险公司根据车型、议价能力等因素自行设定调整因子,系数越高,保费越高。


  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地区会参考交通违章系数,违章行为将导致保费上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周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对个体消费者来说,若某款车型的赔付率高,保险公司会调整这款车型的整体定价系数,从而影响到个体消费者。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473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