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7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造机新势力”能否复制新能源汽车的成功》的报道。
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外滩需要多久?在交通通畅的情况下,驾车需要1小时;在不久的将来,坐上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可能只需要10分钟。
作为在全国率先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上海正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从技术到应用、从国内到国外,不断迎来项目新进展、试飞新纪录。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研发现,以eVTOL为代表的新型航空器,正在成为全球低空经济角逐的焦点,有望成为万亿级产业新赛道。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我国“造机新势力”无论是技术能级还是产业应用,在全球均处于第一方阵,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的成功,实现航空产业的换道超越。
六月十九日,亿航智能的低空飞行器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进行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李然摄短途出行、观光旅游,“飞行汽车”有看头
什么是eVTOL?它是一种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的空中交通工具。但是,与直升机最大的区别是,它可使用电力而非燃油,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具有无需跑道、低噪音、低成本以及可提供近似“到门出行服务”的特征。这一便利性,也使其收获了“飞行汽车”的昵称。
eVTOL的出现,预示着在1000米以下的低空领域,城市通勤、文化旅游、货物配送等,都将迎来全新的可能。
前不久,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凯瑞鸥”完成特许飞行。此前,峰飞进行了深圳至珠海的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公开演示飞行,将单程2.5至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
业内人士表示,eVTOL的制造和运营成本在规模化后,仅需直升机成本的15%,能解决城际之间以及机场、高铁站点与目的地的“最后50公里”,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都市圈“大有可为”。
除了短途出行迎来“升级版”,花5分钟、60元坐着“飞行汽车”去“翻山越海”等美好畅想,也将一步步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据头豹研究院按照中国适合低空游览的A级景区市场空间测算,2026年eVTOL可投入低空游览领域运营的市场空间将达到18.1亿元,2035年有望增长至1367亿元。
此外,精准识别火源信息,自动计算高度,投下灭火弹;在抢险救灾中架起空中通信基站“保障桥”,为指挥中心传回画面、帮助附近乡亲与家人取得联系……在一些特殊领域,新型航空器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从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该公司产品VE25-100是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受理的首个客运载人eVTOL项目,目前已与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及意向订单700余架,覆盖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等六大类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