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29日,“2024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赵宏太出席并为河南省重点产业链推介发言。
赵宏太在演讲中介绍了河南制造业的基础优势、重点布局和发展生态,期望能够碰撞出更多的合作火花,激荡起更大的合作浪潮。
一、河南工业根基雄厚,制造强省众志成城
赵宏太指出,河南工业起步于建国后国家重点项目,着眼于开放、大招商的时代。河南省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省上下形成了大抓制造业,共抓制造业的浓厚氛围。
第一,制造业的稳健运行。全省现有工业企业27.2万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582万家,现有制造业企业25.3万家,其中规上制造业企业2.26万家,覆盖40个工业大类、197个工业中类,583个行业小类,是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也是传统材料、装备、食品、轻纺工业大省和新型电子信息大省。2023年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1.69万亿,今年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第二,动能转换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优势再造、环道领跑、数字化转型等十大战略,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再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近三年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8%和14.6%,全国产业新率超过25%,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超过25%,新上的项目80%为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规上企业技术改造覆盖比达到80%,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崛起,成为新的支撑。
第三,支撑能力全面提升。经过建国75年的奋斗,河南在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上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向制造业大省的转变,如今机器装备销往全球,宇通客车、探月、航天、高铁、军工等国家重大工程突出河南的贡献,融入河南的元素,河南制造不再是傻大笨粗,而是高精尖新,不再是散小乱无,而是集聚,这是坚定观测新思想、新理念的结果,也是广大企业家深耕家国情怀,屡屡拼搏奋斗的结晶。
二、蓄势崛起,大有可为
赵宏太谈到,当前河南正处在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河南省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聚焦在7+28+N建设上来,构筑了制造强省建设四粱八柱,7是打造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是壮大28个重点产业链,N是在细分领域培育若干个专精特新与新的产业链。
一是打造万亿级新材料的产业集群。国内市场占有率40%以上,铝材规模全国第一,基础优势着力壮大先进新材料、铜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先进钢铁材料、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等九个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突破1万亿,成为全国重要材料创新高地。
二是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河南现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6家,规上零部件企业是600家,坚持整车零部件一体化发展,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18个重大的项目建成投产,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等36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全省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30%,全省推广氢燃料汽车1740辆,建成加气站40座,公共充电桩11.4万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超过200万辆。
三是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河南手机产量也占全国产量的1/10,红外传感器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郑州航空港形成了覆盖材料、设备、制造、封装、测试、模块化生产的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布局,数字化广电、信阳光学零部件加工、郑州信息安全芯片等处于行业领先的水平,当前我们正聚焦专用高端屏、智能端、传感器,补网强端,强大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光电先进计算等四个产业链,着力建设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四是打造万亿级先进装备的产业集群。河南的中铁盾构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输变电成套设备全国领先,中兴重工特种机器人全国规模最大,中国依托大中型拖拉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当前聚焦新型装备、先进工程机械、先进农机装备、机器人和数控机床、航空航天及应用,节能环保等六个产业链,着力于推动构建产品向高端品质、高性能跃升,单机产品向系列化成套化的发展,成套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的迈进,再造装备制造新优势。
五是打造万亿级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河南省全国市场上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1/5的汤圆、1/10的水饺,以双汇为代表的肉制品产业,以白象棉织品产业,以三全为代表的速冻食品产业,以卫龙休闲食品产业,饮料产品、十三香调味品产业均已形成规模发展态势。当前加快培育壮大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预制菜、酒饮品四个产业链,着力构建产购促销一体化发展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园,推动河南由中国粮仓向中国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六是打造万亿级的现代轻纺产业基金。河南的棉纱产量全国第二,服装产量全国第六,毛坯产量全国第一,制革产品全国第一,纸制产量全国第六,同时在家电家居领域涌现大型橱柜、家居等一批知名的企业,当前我们正以服装、家纺、智能家电、定制家居为重点着力培育壮大纺织服装和现代家居两个产业链,加快推进轻纺行业迈向时尚化、个性化、品牌化,其中作为链接纺织和服装关键一环,省委省政府高起点规划建设绿色示范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每年3亿米的规模,能够有限补齐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七是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集群。血液制品、体外诊断试剂、医疗耗材全国领先,双黄连注射液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羚锐制药等中药生产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新兴医药大省,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两个产业链为重点,着力建设全国中药现代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链近3000亿,高端医疗产业链向加快高端高附加值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