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不是简单翻新,更不是买卖二手货。
何谓“再制造”?
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解释,再制造是指将损坏或报废的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可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约生产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减排80%,具有较好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效益。
再制造有别于“修补”、“翻新”、“改装”,不是“二手产品”,后者采用的是传统技术和普通材料,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产品质量性能不及原产品,而前者采用高新工艺技术和高性能新材料,对旧件进行全寿命设计功能的修复和再制造,有严格检测手段和质量标准,使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原产品。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闵森认为:“我国再制造产业已经在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多个领域开展了试点示范,近百家企业的一万多个产品型号成为再制造认定产品,建设了7个国家级再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园区和集聚区,行业年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初步发展成为一个支撑‘双碳’战略的新兴产业。”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再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基地。其中,长沙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上海临港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张家港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彭州航空动力产业功能区、马鞍山市雨山经济开发区、合肥再制造产业集聚区、河间市京津冀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北海综合保税区等再制造产业基地功能突出、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