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城市一季度数据出炉,“万亿俱乐部”城市最新格局变化中,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中产值最大、产业链最长、相关产业最多的产业,已成为影响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乃至能级跃升的关键性变量。
1. 傍上比亚迪,郑州工业竞速领跑“万亿俱乐部”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比亚迪对区域经济的强势驱动,如今正反映在各个万亿俱乐部城市的工业数据上。
今年一季度,郑州坐上26个GDP万亿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第一位置。
富士康在河南手机产量下降,但郑州正借势郑州比亚迪工厂、郑州上汽乘用车等项目进行深度产业变轨。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2024年一季度,郑州GDP增速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5%,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8%,新能源汽车、微型计算机、充电桩等新产品产量增长80.1%、17.5%和17.2%。
2023年4月,随着比亚迪郑州整车生产基地投产,郑州新能源汽车产能开启狂飙模式,将郑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推高到两位数。
2022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6.98万辆。2023年,郑州汽车产量83万辆,同比增长61.7%,其中新能源汽车31.6万辆,同比增长3.5倍,比亚迪在郑州整车生产基地生产整车超20万辆。
除了比亚迪,2023年,郑州上汽乘用车二期项目建成投产,设计年产能30万辆,加上一期项目,上汽郑州基地年产能达到60万辆。
2023年,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增速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2024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上汽、比亚迪、宇通、东风、一汽等重点企业新能源整车项目,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超70万辆,带动汽车产量突破14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增长60%以上、集群规模达到4000亿元。
与郑州相比,2022年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西安陷入低速增长困境。一季度西安GDP为2882.86亿元,增速2.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下降3.4%。
对比2023年一季度西安11.6%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汽车产业的减速直接拉低了西安工业增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今年一季度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1.43万辆,产量同比减少4.8%。根据陕西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一季度,西安比亚迪一季度汽车产量为19.3万辆;西安吉利一季度汽车产量5.7万辆,同比增长5.4%。
高度依赖比亚迪的西安,因比亚迪产能在2023年开启狂飙模式,被其他生产基地分流了产能。
2022年1月,比亚迪常州基地投产,2023年常州基地产量达到30万辆;2022年11月,比亚迪济南基地投产,2023年,济南基地产能达到24万辆;2022年6月,比亚迪合肥基地投产,根据光明日报报道,2023年,比亚迪合肥基地所在的长丰县产销新能源汽车近50万辆,同比增长近400%;产值超620亿元,同比增长超320%。
2.重庆、合肥挑战“百万+”产能
在“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竞逐上,这几年一直是深圳、上海、西安轮流坐庄。
2021年,上海以63.2万辆的成绩遥遥领先,比同期深圳(29.95万辆)和西安(26.9万辆)总和还要多。2022年,西安以101.52万辆险胜上海(98.86万辆),深圳只有87.47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