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和复杂技术领域的能力突破和完备的产业链使得西方国家失去了相应的产业领域主导权,得益于此,我国在全球汽车国际标准法规中的话语权与贡献度持续提升
◇如今,我们已经全程参与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并作出重要贡献,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汽车技术法规制修订工作中的角色,已开始从“跟随者”向“贡献者”转变
◇在销量、技术、规则等方面的领先,正在使中国市场成为下一代汽车的定义策源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钱沛杉
在理想汽车江苏常州基地车间,机械手臂进行焊接作业(2024 年 1 月10 日摄) 季春鹏摄 / 本刊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对比过去一年1465.3万辆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近65%。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总经理原诚寅认为,新能源时代,中国汽车快速崛起,从“跟随者”逐渐成为“领跑者”。
历经多年发展,中国已基本建成完备且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功打通了整车、原材料、零部件、系统总成及制造装备、基础设施等关键环节,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供应链体系。
种种迹象表明,崛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游戏规则,同时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在其影响下,全球经济版图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深刻变革,全球能源革命也将迅猛向前。
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游戏规则”
走进浙江宁波一座新能源车厂,《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约80秒就能下线一台成品车,一条产线每小时能生产45辆车。产线上的每个工位,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组装。
“当海外一些汽车‘老炮儿’的车型迭代速度还在二到三年,我国的新能源车企每隔几个月就能推出一款新车型。”受访专家说。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发生转变,全球汽车供应链重心转向中国。
2023年7月,一辆新能源汽车从广汽埃安生产线开出,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位;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均创历史新高。
产量、质量逐年提高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影响力版图也在日益扩大。
近日,有博主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张由数据统计网站CleanTechnica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除特斯拉Model Y、Model 3分别位列销量排行榜第一、第三位置,前十名的其他席位基本被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等国产品牌占据。不同于以往在中外合资中扮演的制造组装角色,中国品牌凭借创新与突破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站在更为重要的引领位置。
2023年4月,欧盟理事会批准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正式生效,从2035年起,禁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的燃油车和小型客货车。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表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许多传统汽车巨头并不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对于发展新能源车口号多、动作少,直到近年来,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压力下,一些传统车企“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
2023年7月,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签订合作协议,向小鹏汽车注资约7亿美元;2023年10月,Stellantis和零跑汽车达成合作,计划向零跑汽车投资约15亿欧元以获取约20%的股权……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步入“新航海时代”,中国车企的出海方式也逐渐从“产品输出”转变为“技术输出”与“工业能力输出”,从单纯卖车转变为全产业链出海模式。
相关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多个环节企业,包括整车、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铜箔、锂矿/锂盐等在海外深度布局涵盖了全产业链,总投资规模已超7000亿元。
孙晓红认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和复杂技术领域的能力突破和完备的产业链使得西方国家失去了相应的产业领域主导权,得益于此,我国在全球汽车国际标准法规中的话语权与贡献度持续提升。
2022年10月,由我国牵头起草完成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ISO34501《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词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2023年6月,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新能源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的应用》以技术报告形式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标准化研究所所长王兆认为,“如今,我们已经全程参与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并作出重要贡献,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汽车技术法规制修订工作中的角色,已开始从‘跟随者’向‘贡献者’转变。”
为新兴技术发展
提供大规模“试炼场”
汽车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不仅在于汽车自身及其上下游服务配套活动带来的大规模经济体量,还在于汽车工业能为新兴技术的培育发展提供大规模的应用“试炼场”,使新兴技术进入“投入-应用-回报”的正向循环。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封凯栋曾用“发展邮轮”来解释汽车产业对一国培育发展新兴技术的重要性。“汽车工业本身就如同一艘邮轮,以往成功搭乘上这艘邮轮的国家因此拥有了将自己所携带的多种技术和产业点石成金的魔力。”封凯栋说。
在汽车产业变革的“上半场”,我国因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优势和政策端的提早布局和持续发力,在“电动化”核心的电机、电控、电池“三电”领域取得了显著优势。
1月16日,比亚迪汽车发布消息,称比亚迪与大疆合作打造了全球首款整车集成的车载无人机,支持智能收纳、自动换电和充电管理,能够做到一键起飞降落。
车载无人机只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智能化技术的一个缩影。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L2级辅助驾驶装车率已经贴近40%,其中售价16万~24万元的车型为49.7%。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搭载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和L4级(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上路通行试点。
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受限于控制、响应、供电、架构等多方面问题,新能源汽车动力结构相对简单,响应没有延迟,自带的储能设备能满足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