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农历新年刚刚过去,高合汽车的停工停产就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投下了一颗不大不小的炸雷。品牌定位高举高打、上市3年交付上万辆的高合汽车,受到了媒体、车主、以及新能源汽车从业者的关注。
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是否进入了洗牌阶段?
先说我们的结论——纯电动汽车行业确实开始洗牌,但洗牌的结局不一定是弃牌,而可能是通过合纵连横,组成更好的一手王炸。
怎么理解这句话?
我们先探讨一个看似不相关的话题——垂直整合。
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中美电动汽车巨头,他们的秘密武器之一就是全栈自研、垂直整合。也正是因为手握这一大杀器,他们掌握了产品的定价权,屡屡通过降价搅动整个市场。正如汽车通讯社AP《垂直整合陷阱:特斯拉和比亚迪,一般人还真学不会》一文所言,垂直整合是先行者在行业不成熟时被逼出来的本事。它的优势是更充足的利润空间,与面对供应链危机时更从容的能力。
然而,在特斯拉和比亚迪已将垂直整合变成价格战的秘密武器时,其他企业如果再投入巨大成本进行全栈自研,那就显得不够聪明了。
我们判断,纯电动市场竞争已经进入深水期;资源整合,将成为市场上众多玩家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洗牌,是为了整合不同牌面资源,组成更好的手牌,因为这副牌里,不光有主机厂——地方政府、供应链、主机厂、投资人,行业中的所有玩家都休戚与共。
关于汽车行业的资源整合,有几个案例可供分析。
第一个,是保时捷。
保时捷目前仍是大众集团旗下挣钱效率最高的品牌。作为一个高溢价豪华品牌,30万辆的年销售规模——只占大众集团销量4%左右,却能为集团贡献30%的利润。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大众集团共享的平台、研发等资源来摊薄成本,保时捷是否还这么能赚钱?
这是成熟燃油车行业现成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