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预估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超1800万辆,全球市场年增率29.6%,作为全球汽车生产与消费大国,美国一度力推新能源汽车转型,甚至为了和最大汽车出口国的中国竞争,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将中国企业排除在产业链之外,以实现“弯道超车”。
然而,根据新华社19日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的报道,美国突然计划延缓推出旨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新规。
雄心勃勃的美国政府为何突然之间踩刹车?发生了什么?
当“雄心”遭遇大选年
去年4月,美国环保局拟定新规,提出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尾气排放限制”。根据这一新规以及汽车制造商的合规情况,预计到2032年,电动汽车将占全部美国新出产客车、轻型货车销量份额的67%。此举被视为拜登政府雄心勃勃的气候变化议程的一部分。
只不过,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2023年,电动汽车占全部美国新出产客车、轻型货车销量份额仅为7.6%。与目标之间近10倍的差距,意味着美国汽车市场必须在短短8年中发生“激进”变革。
销量赶不上产量,是拜登政府的“雄心”遭遇的头号难题。
美国汽车经销商称,店里的电动车“堆积如山”。图源:GJ
去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120万辆,增长速度却在放缓。数据显示,去年8月在美国销售一辆电动汽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大约是2022年1月的两倍。而过去三个月,电动汽车销量占美国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从9%下降至8%。燃油车销售依旧旺盛,电动车却卖不动,在店里“堆积如山”。为此,美国经销商们已经两度联手致信总统拜登,希望政府尊重市场、放慢脚步。汽车生产商们则被迫放慢了电动汽车开发和电池生产工厂的扩张速度。通用解雇了其底特律工厂的所有近1000名员工,福特在密歇根州的锂工厂裁员1400人.
拜登的麻烦还来自工会组织。
由于组装电动汽车所需的工人较少,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担忧,快速向电动车转型将牺牲汽车工人的薪资待遇,甚至令工人们失业。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主席肖恩·费恩在去年美国环保局拟定新规的消息传出后,一度宣布撤回对拜登竞选连任的支持。
在大选年的背景之下,面对来自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以及工会组织的压力,拜登只能舍“车”保“帅”,将新能源汽车转型和气候议程放一放,优先考虑稳住选票。
砸钱也难“弯道超车”
即便不是大选年,拜登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转型之路也注定走得艰难。
这并不是因为拜登政府不舍得砸钱。
2022年,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希望通过补贴吸引新能源车企赴美建厂生产。根据这一法案,美国消费者购买一辆全新的美国本土生产的电动汽车可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而满足规定的新建电池工厂也能够得到相应补贴。2023年,白宫宣布依据《通胀削减法案》拨款20亿美元,用于救助濒危车企、加快美国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当年6月,美国能源部宣布为福特汽车与韩国SK On合资的电池企业提供92亿美元政府贷款,推进动力电池本土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