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长城汽车转型新能源成功?恐为时尚早

   2024-01-11 蓝鲸财经1750
导读

“2022年深蹲,是为了2023年更好地起跳。”当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出这句话时,长城才算是真的下定决心将战略中心转至新能源,2023年长城的新能源也确实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只是还远未到起跳标准。根据长城最新公布的12月销售情况来看,2023年12月单月长城实现新能源

 

“2022年深蹲,是为了2023年更好地起跳。”

当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出这句话时,长城才算是真的下定决心将战略中心转至新能源,2023年长城的新能源也确实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只是还远未到起跳标准。

根据长城最新公布的12月销售情况来看,2023年12月单月长城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29816辆,同比暴增168.59%,全年实现新能源销量261546辆,同比增长98.39%。

从增速表现来看,长城新能源似乎完成起跳,但须知上述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长城2022年同期的低基数,以及长城本身在油车领域的渠道和市场优势拉动。

因此,仅从2023年数据表现判断长城新能源转型成功或许还为时尚早,而且从长城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来看,缺少爆款产品、产品定位与新能源市场需求存在出入、品牌认知混乱等问题已集齐一身。在此背景下,很难想象长城新能源未来的支撑点在哪里。

国产燃油车黑马被迫入局新能源?

从长城汽车整体发展历程来看,确实算国产油车的一匹黑马。

早期凭借“三仿一杀”的模式,即在外观、内饰和动力系统方面学习国外比较成熟的汽车品牌,然后再把价格“杀”下来,成为国产燃油SUV新星。旗下哈弗、坦克、魏牌等更是为大众熟知,也正是借此长城在2022年之前一直过得很滋润。

即便是2022年营收同比仅微增0.69%,但同期长城归母净利润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22.9%。2021年这两个数字则分别为32.04%和25.43%。

只是市场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新能源倾斜,尤其是随着理想在今年实现盈利,更让市场对新能源的关注远超以往,在时代的裹挟下,长城终于在2022年下定决心,做“新能源行业的追随者”。

这句话最早出自2016年,当时国内还处于新能源的发展初期,蔚小理也是刚刚成立,比亚迪全年新能源销量也才9.6万辆,此时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

尽管长城此时已经意识到新能源的前景,但对彼时的长城而言,面对新能源的持续性高额投入,以及跟传统油车完全不同的营销逻辑,和越卖越亏的市场现状,跟刚走上康庄大道的燃油SUV形成鲜明对比,让魏建军做出“长城只做新能源行业的追随者”的决定。

用后见之明回看魏建军的决定,确实是对形式的误判,且缺乏前瞻性眼光。但从企业视角而言,魏建军的决策是正确的,若彼时长城抛弃刚找到路子的油车赛道,而是像比亚迪一样梭哈新能源,不一定能取得跟比亚迪一样的成就,相反,难说不会让长城陷入同新势力一样的盈利危机。

因此,我们很难去评价魏建军早期决定的对错,只能说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选择了可能不是最正确,却是最适合长城的路。

此后,哈弗成为国产SUV之光,坦克也在一夜爆红,长城在油车品类可谓顺风顺水。只是原生路径一旦形成便很难扭转,不过,尽管长城其坚定的选择了油车路线,但并未放弃新能源。

2018年,长城走出一条差异化路线,推出新能源品牌——长城欧拉,定位紧凑型新能源,主要面向女性受众。虽然欧拉曾红极一时,但低廉的价格面对并不低的制造成本,也让欧拉叫好不叫座,难以撑起长城的新能源版图。

2021年欧拉销量突破13.5万辆,但到2022年销量便同比下降23%只有10.4万辆。同样也是在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1.8%,超过20%的临界点,意味这个品类即将成为市场主流。

加上长城在油车品类也进入阶段性增长瓶颈,亟需全新业绩增长点续命。此时在油车和新能源之间反复纠结的魏建军终于下定决心,转型新能源,并基于旗下哈弗、坦克、魏牌、欧拉等品牌,以油电结合的混动模式入局。

从这方面来看,长城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之路是从2022年才开始,而且颇有被时代裹挟的不情不愿之感。只是长城的新能源,似乎难以复刻哈弗H6和坦克的奇迹。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34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