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65965
这注定是新能源汽车史上高潮迭起的一年。
上半年,上海以61.15万辆的成绩,反超刚刚问鼎“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西安,前三季度进一步锁定胜局。还未等到年终“官宣”,深圳却在身后发起“奇袭”——前三季度,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23.5万辆,同比增长125.8%。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持117.7%的高增速,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已突破百万辆。行至年末,深圳、上海和西安,即将开一局“百万辆”级别的“三国杀”,来决定“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新的归属。
更进一步看,包括深圳、上海、广州、重庆、西安、合肥等城市在内,都将2025年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量或产能目标锁定在百万辆以上,它们也都在谋求“新能源汽车之都”或类似目标,试图重塑汽车制造版图。
新能源汽车战场硝烟四起,老牌汽车城与城市新势力加速洗牌。深圳、上海和西安的“三国杀”,将如何演化?谁又将成为“头部阵营”新的挑战者?
头部角逐:上海破百,深圳奇袭
12月4日,乘联会发布11月份新能源车预估销量数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超8.2万辆电动车,环比增长14%。这一成绩高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比亚迪。
今年前11个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累计交付量达到85.4万辆,同比增长超30%。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260079
这也是上海反超新晋“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西安的重要支撑。从前10个月来看,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突破百万辆,达到102.85万辆,超过去年西安全年产量。西安暂未公布相关数据,但陕西全省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量(82.9万辆)亦不敌上海,西安失守“第一城”几成定局。
跟上海与特斯拉的关系类似,西安和比亚迪深度绑定。去年,西安登顶的关键就是比亚迪的贡献,今年比亚迪依然在狂飙,但西安已不是最大受益者。
在上海和西安激烈比拼之时,比亚迪的大本营深圳“悄悄”公布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3.5万辆,增长125.8%。这一指标超过了同期上海91.5万辆、陕西72.3万辆。
根据公开信息,深圳的新能源汽车版图中,比亚迪同样贡献超七成份额。外界分析,西安主要生产宋PLUS DM等新能源车型,而比亚迪产量涨幅最大的海豚、元PLUS等生产基地在长沙、深圳和常州。
“比亚迪热销车型产地转移,导致了深圳和西安位势的变化。深圳是比亚迪王朝系列汉、海洋系列海豚以及腾势、方程豹等车型的产地,而西安主要生产比亚迪王朝系列秦、宋及海洋系列海鸥、海豹等新能源车型。深圳生产车型在前十月销售超52万辆,可以推测,深圳超过西安主要是为热销车型作冲量储备。”
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冯雷对城叔分析,从汽车产量的消长来看,深圳、上海和西安格局的变化有深层次原因。
除了比亚迪热销车型的变化,上海超过西安主要是特斯拉、大众、非凡、智己等车型综合对产量拉升的影响,比如特斯拉Model Y前10个月卖出34.6万辆,仅次于比亚迪秦35.5辆。
与此同时,比亚迪出海战略对深圳产能亦有积极推动。冯雷认为,以泰国为例,比亚迪连续9个月包揽泰国纯电动车型冠亚军,而冠军车型海豚正是深圳制造。可以预测,在剩下的一个月,随着腾势热销和方程豹上市,深圳制造新能源车型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深圳今年坐上“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已经悬念不大。
潜力之城:长合向上,广渝觉醒
在深圳、上海和西安身后,长沙、合肥和常州也开始“组局”。
2022年,长沙、常州和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44.72万辆、34万辆和25.5万辆,而今年前三季度,长沙合肥已双双突破50万辆,常州也已离线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