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制造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产业链之一——新能源汽车。从金属材料、传感器到车身架构,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由传统制造到智能网联,涉及领域多,融合趋势明显。
首届链博会上,业界人士带来了不少供应链的新故事:车企开放供应链共研共创、零部件商整合上下游协同创新、产业集群加速发展……一个个“链”上新突破推动着产业“跑”出加速度。
用户定义,力图实现“一车千面”
“要深度聆听用户声音”“让每一台车都不一样”……在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逛下来,“用户”是展商谈及最多的词之一。
汽车产业加快向智能化转型,挖掘用户需求、让市场端与生产端更好联动,是产业链变革的方向。
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特斯拉展台,展出Model Y车身悬吊装置。新华社记者王悦阳 摄。
“从‘猛士917’预售开始,我们就关注用户在社群讨论的话题,并基于此推出个性化服务。”猛士汽车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王炯在会上说,让每一辆车成为“私人定制”,是智能时代车企的追求。
汽车生产环节众多,要实现“一车千面”并不容易。个性化的需求,一定会带来供应链的变化。
寻求更柔性的制造。数字工厂、“云”上供应链……极氪汽车等展台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车企对智能化生产的探索。
构建更协同的供应链。王炯说,猛士汽车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用户、排产、零部件、发货交付、仓储库存五大环节打通,仅在供应链物流效率上就提升30%。
面向工业场景推出“知业”大模型,向企业提供生产智能化服务,让个性化定制等生产模式不再是“难题”……链博会浪潮展台,展示了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的方案。
在思爱普(SAP)展台,观众可以远程“参观”SAP与合作伙伴打造的未来智能工厂,体验根据现场个性化需求定制的产品在8000公里外“诞生”的全流程。SAP全球高级副总裁柯曼表示,SAP将赋能行业数字化升级,推动构建敏捷、智慧的供应链。
会上专家认为,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管理、流程再造,全产业链将在个性化需求的带动下迎来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