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押宝新能源汽车产业,安徽“汽势”如虹!

   2023-11-08 ​中安在线1000
导读

今年前9个月安徽省汽车产量169.9万辆,占全国比重为8.1%;新能源汽车产量60.6万辆,占全国比重为9.6%;汽车出口82.2万辆,占全国比重为24.3%  10辆新能源车里就有1辆“安徽造”,每出口4辆汽车里也有1辆“安徽造”  ■科研优势突出  除了国内最早开设车辆工程专业

 

 

今年前9个月安徽省汽车产量169.9万辆,占全国比重为8.1%;新能源汽车产量60.6万辆,占全国比重为9.6%;汽车出口82.2万辆,占全国比重为24.3%


  10辆新能源车里就有1辆“安徽造”,每出口4辆汽车里也有1辆“安徽造”


  ■科研优势突出


  除了国内最早开设车辆工程专业高校之一的合工大,中科大、科大讯飞等38所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同样是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的重要力量


  ■营商环境良好


  安徽不仅建立了由省领导牵头负责的十大新兴产业省级专班推进机制,还相继出台了《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及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等23条政策举措




(合肥比亚迪基地下线的整车。资料照片)


  10月末,德国大陆集团轮胎事业部总裁克里斯蒂安·科茨来了趟合肥。据报道,科茨此行旨在加快推进大陆集团合肥四期项目的建设。


  作为世界第四大轮胎制造商、全球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大陆集团今年与合肥的互动甚是密切。单是科茨本人,今年夏天就和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碰了两次头:第一次是7月,虞爱华率队赴欧,造访大陆集团总部;第二次是8月,科茨回访合肥,商谈深化合作。


  当时的新闻报道称:双方表示,时隔一个月再见倍感亲切,上个月赴德国汉诺威大陆集团总部拜访商量的事,这个月就回访推进,体现了务实高效的作风。


  高强度互动背后,除了“务实高效”,更是因为切实可见的机遇。今年1月至8月,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4万辆,同比增长3.8倍,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7万辆左右,汽车集群营收突破3000亿元。再看整个安徽省,今年前9个月汽车产量169.9万辆,占全国比重为8.1%;新能源汽车产量60.6万辆,占全国比重为9.6%;汽车出口82.2万辆,占全国比重为24.3%。


  10辆新能源汽车里就有1辆“安徽造”,每出口4辆汽车里也有1辆“安徽造”,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势头之迅猛有目共睹。随着今年7月安徽提出将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一个新词也随之在安徽频频见诸报端:“汽势”。


  安徽的“汽势”着实令人惊艳,而“汽势”本身更值得仔细研究。


  长丰“逆袭”


  合肥市下辖的长丰县是安徽“汽势”的一个缩影。作为安徽最年轻的县之一,虽然长丰县名寓意“长治久安,人寿年丰”,但一个“穷”字成了挥之不去的标签。1994年,长丰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是全国唯一的省会城市下辖的国家级贫困县,直至2012年方才脱贫摘帽。


  长丰县的故事,在2021年迎来了大转折。


  2021年,国内汽车行业龙头企业比亚迪宣布合肥基地落地长丰。次年6月,一辆红色的比亚迪秦PLUS DM-i新能源汽车从生产线上驶出,长丰县自此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上的一个新节点。


  从谈判到签约,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280万平方米的厂房完成建设,用时280天;从开工到首台车下线,用时不到10个月。比亚迪长丰项目的推进速度,堪比疾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汽车。目前,比亚迪合肥基地电机、电控、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也已全面投产。达产后,预计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项目三期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20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不少于3000亿元。


  在比亚迪项目的带动下,长丰县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已达325亿元,同比增长为惊人的876.8%。截至7月,全县生产新能源汽车37.56万辆、乘用车35.89万辆、低速新能源汽车1.67万辆。除比亚迪之外,双杰电气、中创新航、优信集团、佳通轮胎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密集落地,2023年完成签约项目13个,协议投资额134.73亿元,一座“汽车城”正在悄然崛起。


  2022年,长丰县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历史性突破千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407.34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居安徽省各县(市)第一。


  国内风头最劲的车企,缘何选择落子名不见经传的长丰县?若是仅仅将之归因为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的安徽出身,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和德国大陆集团一样,比亚迪所看中的,无疑也是合肥乃至安徽的“汽势”。


  市市有“汽势”


  2020年4月,彼时已几乎弹尽粮绝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抓住了一根来自合肥的救命稻草。靠着合肥市政府的70亿元股权融资,蔚来绝境重生,而合肥此后也进一步押宝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国内这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热潮中,合肥出手阔绰。据统计,合肥近年来通过创新投资路径,国资累计投入汽车产业超百亿元,带动投资500多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此同时,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合肥同样不遗余力,接连拿下多个“第一”:全国第一个实现电动轿车大批量外销、开通全球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纯电动客车单车运行里程全国第一位……


  号称“最强风投城市”的合肥,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换来了如今的“汽势”。除了救活了蔚来、引来了比亚迪,总部设在合肥的大众安徽也一再加码投资,今年7月斥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成立了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先进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合肥新能源汽车年产尚不足万辆,去年这一数字已达25.5万辆。近年来,合肥先后培育或引进了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等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同时集聚了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配套企业,从业人员约10万人,全产业链产值达1200亿元,正加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重要的产业聚集地之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305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