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宁国“三变”,擦亮汽车零部件“中国制造”金招牌

   2023-09-22 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390
导读

目前,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安徽的首位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条庞大的产业链中,汽车零部件制造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性能、安全以及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宣城宁国市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生产汽车零部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该市

目前,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安徽的首位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条庞大的产业链中,汽车零部件制造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性能、安全以及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宣城宁国市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生产汽车零部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该市主导产业集群的首位产业,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这座山城发挥自身优势乘势而上、借势而变,将汽车零部件“中国制造”销往全球,日前本网记者在宁国市走访调研了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探寻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之源。


规模之变:集链成群 特色产业集群成型成势


从空中俯瞰,宁国中德智造产业园周边群山环绕,风景宜人。这个占地近3平方公里的小镇,是宁国市总投资100亿元建立的园区,为的是给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购的海外公司投资国内市场提供承接载体。



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区


胡利·菲尔维格是中鼎北美市场销售总监,今年7月,他专程从美国来到位于宁国的中鼎集团总部进行述职和交流。近年来,中鼎公司实施“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战略,不断进行海外并购,在美国、德国等国家拥有10余家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并推动这些企业反向投资落户宁国,以实现主要产品的产业链整合,已经成长为一家大型现代化跨国公司。


位于宁国经开区的特思通(中国)管路技术有限公司是中鼎2017年收购德国特思通后,于2020年反向投资宁国的企业。企业由原先只能生产零部件向热管理系统迈进,产品也成功进入高端品牌汽车厂商。去年,企业的销售额达到5.3亿元。


企业内部在进行产业链整合,宁国市政府也在不断对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零部件产业进行整合,形成了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群聚而飞的良好态势。


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跟进,关联企业配套。目前,宁国市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已有111家规上企业,形成以中鼎、保隆等7家龙头企业为“群主”,58家亿元企业为骨干,56家规上企业为配套的企业集群,雁阵齐飞的企业梯队初具雏形,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202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5.08亿元。


宁国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金宁介绍说,近年来,宁国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系统总成——整机”的发展路径,不断拉长做粗产业链条。


近日,安徽省发改委公示2022年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结果,宁国市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得分靠前,并位列机械制造类分类排名第一。


布局之变:借势而上 落子新能源汽车领域


今年6月,安徽省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安徽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智车强省”。


风起云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势已至,如何乘势而上,争做“弄潮儿”,成了摆在宁国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中鼎工业园展厅,一件件汽车零部件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一套汽车空气悬挂减震系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春告诉记者,空气悬挂系统大大提升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感,但这套系统之前只能由国外生产,价格不菲,因此曾一度成为百万价位豪车的“标配”。近年来,中鼎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风口”,超前布局,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我们通过收购,研发等方式,将整套系统实现了国产化,为多家整车厂供货,做到了国产替代,价格也只有进口产品的40%,真正实现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中鼎已转移了主攻方向,“传统燃油车领域不再有新项目投入,转而将新产品研发全部投进新能源汽车领域。”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27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