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国际车展接近尾声,中国汽车品牌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留下了深刻痕迹。就像比亚迪宣传片提到的,“十年前,很少有人会想到,新能源汽车会成为市场的主流。五年前,也很少有人会想到,中国会成为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国。”
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汽协和乘联会都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将超过4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会稳超100万辆。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全球市场见证着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崛起。
根据瑞银预测,到2030年,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从目前的17%,增长至约33%,几乎翻一番;本土市场上,中国品牌则有望拿下80%的市占率。这个数字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测算水平。
但也会有人质疑,中国汽车产业被“超车”“出海”的声浪催化,真实的竞争力究竟占了几分?再者,品牌出海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研发、产业链的外迁,人才以及资源的分割。那与“原住民”相比,中国汽车厂商的优势又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