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省政府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记者从吹风会上获悉,山东省将突出解决好5个关键问题,破解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瓶颈。
山东是汽车生产大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形成一定优势。“在此基础上,部署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三年行动计划,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协同发力,既是扩内需、稳增长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使用需求。”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胡薄说,《行动计划》聚焦如何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如何通过新能源汽车下乡拉动产业发展、如何挖掘释放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如何提升农村路网承载能力、如何完善服务管理体系等新能源汽车下乡的5个方面关键问题,提出实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突破、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容、农村路网建设提档升级、市场服务和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5个专项行动,细化提出18条重点举措。
《行动计划》提出“扩总量、优结构、补短板”的总体思路。公共区域重点提速国省道沿线、大型停车场等典型场景布局建设,明确充电基础设施车位的比例要求;居住区按新建、既有居住区和老旧小区等分类加快建设,推动可装尽装、应建尽建。到2025年,全省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18万台和90万台以上。以城乡道路交通网络为依托,以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在企事业单位、商业圈、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等场所建设或改造直流快充桩,到2025年,城区公共快充桩比例达到70%以上,打造形成“十分钟快充圈”。重点针对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优先在人口集聚度高、车流量大、电网路网配套好的城乡接合部、乡镇驻地、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美乡村等区域开展试点,三年择优筛选10个左右县、100个左右乡镇给予激励,到2025年,实现公共充电站“乡乡全覆盖”。
聚焦增强供给能力,集中打造济南、青岛两大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提速建设烟台、日照、德州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和淄博、聊城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集群,塑优“两基地、五集群”发展格局,力争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左右。
聚焦开拓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加大促销力度,制订全省新能源汽车促消费工作方案,围绕促销展销、下乡车型推荐等细化一批务实举措,到2025年农村户籍人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加快应用推广,针对县乡党政机关、重点公共领域,明确提出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要求,引领带动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