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充电慢、大热天容易“跳枪”、充电桩少……新能源汽车充电难,这些大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2023-08-07 新民晚报1370
导读

2023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小客车上牌量超过15万辆,创历史之最。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出现各种各样“成长中的问题”。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上海电力大学的“源”梦未来实践队发现了充电难问题,并试图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图说:“源”梦未来实践队 图源:今日

 

2023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小客车上牌量超过15万辆,创历史之最。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出现各种各样“成长中的问题”。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上海电力大学的“源”梦未来实践队发现了充电难问题,并试图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

图说:“源”梦未来实践队 图源:今日闵行(下同)

今年6月,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教师共同组成了“源”梦未来实践队,试图为新能源充电难题寻找对策。据介绍,此次调研以闵行区为主要实践区域,覆盖上海市8个区,持续3个多月。调研中发现,车主反映最多的三大问题是——充电速度慢,公共充电桩高温容易“跳枪”以及社区充电桩数量不足。

闵行区宝安新苑业主吴女士说,自己经常“在着急的时候找不到地方充电”,因而耽误工作和生活安排。“我们是老小区,充电桩很少,在小区充电的话需要抢车位,去公共充电站不仅很远,而且充得很慢,要等待。”所以吴女士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去工作单位充电。

即使找到充电桩,也不意味着就能顺利充满。滴滴司机李师傅说,他经常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在吴宝路公共充电站充电,但是这里的充电桩容易“跳枪”,有时候他吃完饭回来发现电没充进去,只能推迟下午的工作。

调研组介绍,“跳枪”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如果充电枪插头过热,就会触发充电桩的热保护装置,出现“跳枪”,即中断充电。这样的情况在高温天气的室外充电桩尤为多发,夏季出现更加频繁。

图说:调研后提出的解决方案

这些新能源汽车“成长的烦恼”如何破解?“源”梦未来实践队基于专业知识与访谈成果,提出了解决策略。

*学生利用所学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提出基于柔性直流配电的快速有序充电方案,该方案让原本需要40分钟的充电时间,缩短到20分钟内。

*改善充电桩的工艺。大功率快速充电导致的频繁“跳枪”,其原因在于充电电流大和充电时间长导致的温度上升,因此,“源”梦未来实践队采用封闭式液冷的散热方式,即用液冷模块里的冷却液,带走热量。

*建议社区里应逐步实现充电桩设施的科学布局。以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平阳四街坊“美丽家园”综合修缮项目为例,建议在小区改造修缮时,充分利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小区空地建设更多的电车车位。

*建议推广“私桩共享”充电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专用和自用充电设施向公众开放,实现充电桩利用率最大化。

“源”梦未来实践队提出的这些解决方案将在上海市内商场充电桩、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开展试点推广。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23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