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2023,新能源汽车的“中场对决”

   2023-08-01 潮汐商业评论1320
导读

“现在油价太贵了,上班都快开不起车了。同事Andy买了辆新能源,在家充满电也就40多块钱,可以跑500多公里,我加200的油,还没人家跑得多。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换辆新能源汽车了。”Allen无奈道。在全国各地油价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低成本用车优势无疑得到了

 

“现在油价太贵了,上班都快开不起车了。同事Andy买了辆新能源,在家充满电也就40多块钱,可以跑500多公里,我加200的油,还没人家跑得多。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换辆新能源汽车了。”Allen无奈道。

在全国各地油价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低成本用车优势无疑得到了凸显。同时,伴随着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提升,以及更多的厂商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等因素,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大众化趋势。

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渗透率达27.6%,相当于市场每出售四台汽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汽车。据乘联会预测,2023年渗透率或将超过36%。

事实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从谨慎观望到主动拥抱,仅仅经历了2年时间。从2018年到2020年,彼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为一百多万辆。直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正式爆发,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一年增长了近200万辆,到了2022年更是翻倍。

当新能源勇立汽车消费潮头,一场新的行业变革似乎也正“呼之欲出”。

0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车”

“百公里加速、智能车机互动、完美的车身曲线、充电比加油更省钱,新能源太香了!”刚提过一辆新能源汽车的Andy激动道。

随着年轻人逐渐拥有更大化的消费决策权,汽车消费市场也正在被潜移默化的改变。在以往人们购车经验里,考虑性价比会选日系车,喜欢动力底盘则参考欧美系。于是,欧美、日系品牌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霸占着国内主要汽车市场。但随着造车新势力和主流新能源造车企业的崛起,传统的汽车消费认知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他们人生的“第一辆车”。

据汽车之家车主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期间,21~30岁的购车人群在短短五年间增长了11%,购车人群的用户结构重心不断向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转移。与此同时,据《新能源与燃油车用户消费行为洞察报告》显示,30岁以下新能源车用户占比最高达43%,其次31—40岁占比41%,而这意味着40岁以下新能源车消费群体占比高达84%,年轻消费群体毫无疑问已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力。

不论是年轻化的消费主力人群,还是销量崛起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市场格局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印证着消费需求的革新。

相比过往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给消费者带来的全新驾乘体验和智能化科技革新,极大的满足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以驾驶体验为例,在过去,能够达到3-4秒间百公里加速的高性能跑车,大部分都是价格在百万元级别的。而新能源电车的出现取消了过往传统机械传动系统,增加了电控、电机等模组。让百万级别跑车才能实现的4秒内百公里加速,在性能较好的新能源电车上就能实现,且价格要便宜得多。比如比亚迪海豹2022款650Km四驱性能版,零百加速3.8秒,官方指导价仅为28.68万。

而在智能驾驶体验上,有许多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了从高速场景到城市开放道路再到末端泊车,全场景、点到点的通行智能辅助驾驶。不仅如此,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国内主流的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为了在这重要关头抢占消费者心智,在汽车配置上也猛下了狠功,从智能车灯到悬浮式中控台,再到车载互联,甚至是按摩坐椅……只要是能再优化的,厂商们都“卷”了起来。

消费端市场,看似百花齐放,各大汽车厂商争奇斗艳只为博消费者驻留,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群雄激战,不断变化的市场份额也让新能源车企的后半场比赛难下定论。

02 群雄激战,格局未定

“虽然我很喜欢新能源汽车,但我选品牌的时候首选大品牌,因为有的品牌你真不确定它哪一天就倒闭了,到时候我的售后怎么办?”Andy说道。

Andy的疑问也是众多消费者的顾虑。眼下,随着众多新能源车型的上市及产品性能的提升,行业竞争加剧,销量分化现象愈发明显,车企表现也在加速分化。

短短几年之间,新能源这股新汽车潮流从无到有,搅动了中国的汽车行业。同时,也诞生出了如理想、蔚来、小鹏等一众造车新势力,加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而在此期间,“蔚小理”率先建立起了自身的品牌效应,俘获了一批用户,成为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

但在这个快速迭代的发展时代里,没有谁能够稳坐钓鱼台,稍不留神就会被后来者居上。 

2021年,“蔚小理”交付均在9万辆左右,其中小鹏汽车达9.82万辆、蔚来汽车为9.1万辆、理想汽车为9.05万辆。彼时,小鹏汽车占据榜首,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紧随。但变化正在发生,L9、L8、L7打出的“组合拳”让理想汽车开始上位。数据显示,2022年理想汽车交付13.32万辆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销冠,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则分别交付12.2万辆和12.08万辆。

然而,今年以来,“蔚小”与“理”的差距开始拉大。今年1月,理想汽车以1.5万辆的成绩直接甩开未过万辆考核线的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面对竞争压力,小鹏汽车直接选择官降。今年6月,“蔚小理”之间的交付量差距继续扩大,理想汽车率先突破3万辆,同比增长超150%;蔚来汽车交付1.07万辆,虽重返“万辆”俱乐部但与理想汽车仍存明显差距;小鹏汽车交付8620辆,上半年月交付量均未能突破万辆大关。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22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