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在长三角,有一个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

   2023-07-26 ​新华每日电讯2230
导读

上海本地,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向西约200公里外的江苏常州,提供作为“心脏”的动力电池;向南200多公里外的浙江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在长三角,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上海本地,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向西约200公里外的江苏常州,提供作为“心脏”的动力电池;向南200多公里外的浙江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

在长三角,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了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

产业集聚

汽车是体现一国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国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完整产业体系,产销量连续8年世界第一。“4小时产业圈”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一个缩影。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05.8万辆,其中长三角的沪苏浙皖四地产量约290万辆,占四成以上。

太湖之畔的江苏常州,去年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若以每辆新能源车搭载50千瓦时电量计算,常州每年生产的动力电池可配套100多万辆新能源车。以此计算,2022年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搭载常州产电池。”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严德群说。

动力电池生产有32个主要环节,常州覆盖其中31个,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这座城市目前拥有多座国内头部动力电池“链主”企业生产基地,带动正极、负极、隔膜、结构件等130多家规模以上配套企业快速发展。


在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车间,一辆运输车在运送安装完成的动力电池系统件。新华社记者李博 摄


产业链的集聚,延伸到整车制造。

在常州采访,记者常听到当地人不无自豪地说起“梦之队”:城北有“比亚迪”,城南有“理想”,两家整车厂直线距离不到40公里,2023年上半年两家工厂产量达27万辆。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覆盖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电气仪表系、灯具、汽车车身、汽车饰件等十几个领域,3000多家相关制造企业汇聚于此,形成3000亿元产值规模。

集聚效应,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突出特性。

上世纪80年代,大众汽车进入中国,首先落户上海。经过多年努力,首款车型桑塔纳的零部件国产化率从不到4%提高到90%以上,一批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壮大。

现在,车程4小时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既契合产业就近采购原则,能够大幅缩减零部件运输成本,也赋予供应系统快速灵活的响应能力,工厂能够按照生产计划随时调配周边企业零部件。

“得益于这种产业链基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217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