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日本第一大经济支柱,占日本工业总产值的40%,占日本经济体量的8%。可以说,真正撑起日本,并把日本抬进发达国家行列的是日本汽车产业。那么,面对全球汽车产业新的发展趋势,日本汽车产业能否“风光依旧”呢?
曾经的辉煌时代
实际上,将日本带入汽车产业时代的是美国汽车巨头,其在占领日本汽车消费市场的同时,也把技术与工厂带到了日本。日本汽车产业的起点并不高,始于“组装”业务。后通过大量仿制,日本车企逐渐掌握了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尤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汽车产业依托政策扶持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并逐渐超越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汽车制造强国。
在初步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后,日本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将“小型、省油、廉价”作为卖点,并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跃跃欲试,最先盯上美国汽车消费市场这块“肥肉”。然而,面对崇尚“大型车、大排量、大马力”的美国市场,日本汽车一度毫无优势可言。而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则影响了市场偏好和消费习惯,甚至改变了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借着石油危机和环保政策的“东风”,日本汽车凭借车小省油、质优价廉的特点不断扩大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在此期间,丰田、本田、日产等车企纷纷崭露头角,推动日本汽车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辉煌时期。数据显示,1980年,日本汽车全球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一举击败当年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日本汽车能在与美系汽车竞争中占优,除其具有省油、稳定及性价比等优势外,还得益于日本车企的精益管理。为了和欧美老牌车企竞争,丰田、本田和日产等日本车企坚持精益求精,通过对品质和可靠性的追求、持续的创新与技术研发、高效的成本控制与生产管理以及对全球市场的积极开拓与适应,日本汽车以高质量、经济性和安全性享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