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加码”合肥,这无疑是近期国内汽车业的“大事件”。
5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全资控股的科技公司项目落户合肥。项目总投资约10亿欧元,集整车及零部件研发、采购职能于一体,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科技和创新中心,将致力于推进企业在合肥建立可持续、强健的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
这是继新能源整车制造等项目后,大众汽车集团在合肥的又一“大手笔”,也是当地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缩影。
合肥提出:力争“十四五”末,新能源汽车产能突破300万辆、产值达5000亿元。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国内多座城市积极布局这一产业。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剑指“新能源汽车之都”,合肥底气何在?
记者了解到,“底气”首先源于当地雄厚的产业基础。
1968年,一辆2.5吨轻型载货汽车在合肥诞生,拉开了安徽汽车工业的大幕。五十多年来,合肥汽车产业一路狂奔。今天,这座城市在我国汽车产业版图上占据重要一席。
产自合肥的蔚来汽车ET5。蔚来汽车供图
有数据为证:2022年,合肥汽车产量近68万辆、增长16%。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合肥的表现更加出色,去年,全市生产新能源汽车25.5万辆、增长133%。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17.2万辆,占到全国的7.5%。
尽管同广州、上海、长春等城市相比,合肥的汽车产业仍有差距,但其增势有目共睹。这一点,在新能源赛道尤为凸显。
其次,是有“整”有“零”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