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汽车产业一直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尤其是进入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地方争抢汽车项目进入白热化阶段,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不息出钱出力,成为一些项目的控股股东。但事实却是,过度“干预”之后,并不利于项目市场化发展。
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一轮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了发展思路和管理方式,西安、武汉、合肥和沈阳等就是典型代表。《中国汽车报》记者近期深入走访了上述城市,通过“走进创新高地解码汽车新城”系列报道,梳理这些城市在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创新思路,为新时代地方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本期,将深度挖掘西安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之最背后的故事。
新能源车产量夺魁,西安下了哪些功夫
数据显示,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1.55万辆,超过第二名上海(99万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最高的城市。依靠比亚迪、吉利、陕汽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西安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展现出较强的实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头部企业抓住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机遇,西安抓住了头部企业产业规模扩张的关键时期。龙头企业产量快速上涨、市占率不断扩容,使得企业与西安实现双赢。
与比亚迪互相成就
产量增速领跑全国
“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1分钟可以生产1辆整车,随着三期新项目的投产,1分钟可下线两辆整车。”比亚迪西安地区总经理刘振宇介绍,目前比亚迪西安四期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酝酿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加,成就了西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同时,陕西省以西安为龙头,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成就了比亚迪在内的一众新能源汽车企业。2月6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在扶风县新兴产业园启动,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预计实现年税收5亿元以上,可直接带动1.7万人就业。据了解,2022年西安生产的101.55万辆新能源汽车中,99.5万辆为比亚迪生产基地所产,占97.9%。今年一季度,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以62.8%的同比增长继续领跑全国。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强调,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迅速崛起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头部企业的带动。西安与头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绑定,而如今与其他企业相比,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有绝对优势。崔东树也表示,西安龙头企业相关产业链规模快速提升不仅为企业带来营收增量,也推动西安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这是一个由企业产业转型发展带来的市场契机。
截至目前,陕西已成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陕西布局相关企业超过20家,大力推进乘用车产业链快速延伸,吸纳了锂电池、云轨系统、半导体等制造企业,逐步形成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电机、动力电池制造以及汽车金融等产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格局。比亚迪在西安的深度布局对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