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届车展之后,哪些车型能从展馆的C位成为市场的C位,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同台竞争,消费者又将选择谁呢?
文 | 朱耘 赵建琳 哀佳 胡嘉琦 李婷 钱丽娜 ID | BMR2004 2023年上海国际车展正式拉开大幕,超150款新车全球首发,而新能源汽车占据了“C位”,汽车业开启了“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新时代,很多汽车厂商的展台,展出车辆几乎全部为新能源汽车,同时各大厂商“内卷”智能化功能,是本届车展留给大家的最大印象。 2023年,中国汽车价格“一降再降”。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买油车还是买电车,依旧“犹豫不决”。陈军(化名)每个周末几乎都泡在了各大4S店。他现在开的这辆燃油车已是第二辆车。该车开了将近6年,不到10万公里,正是一辆车“最青春”的时候,这时候卖掉比较划算。 但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换油车还是电车。如果他将现有的汽油车置换成新能源车,不仅免征购置税,还有8000元的政府补贴,并且不限行,每个月电费要比油费便宜很多。现在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非常智能,有各种新功能…… 但里程焦虑是陈军最为担心的,除了平时上下班,他和朋友们还爱上了自驾与露营,还打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318”,新能源汽车显然无法满足需求,更何况北京的汽油车牌可谓“一牌难求”,他也担心改为新能源的绿牌,以后还能不能顺利换回蓝牌。 其实买油车还是买电车,陈军心里还有一本账:如果加油,从进入加油站到加完油,一般情况5分钟解决问题,就算是排队,也排不了多久;但是充电则不同,由于陈军居住地安装私人充电桩条件不允许,到公共充电桩充电,即使充电桩“空闲”,少则也要1个小时才充满电,充电期间不能走远,干其他事情还得想着充电的事。如果节假日在高速公路的充电桩充电,这个排队时间则更长。“电动车充电便宜,但相当于用时间换成本。”陈军说,“汽油车智能化的程度都不高,电动车充电心里没底,这次换车,我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尽管各大燃油车厂商陆续公布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但业内多位专家坚定地认为,短期内,“油电”必将共存,智能汽车并非新能源汽车的专属,行业正处在“多种技术路线协同并进”的时代。 01 “双碳”目标之下,新能源汽车占领“C位” 历届车展,新车首发最是吸睛,《商学院》记者注意到,2023年上海国际车展,不少企业就发布了自己的新车,纯电轿车、纯电商务车、纯电超跑、纯电概念车……首发车型中的新能源车占据了不少。 丰田纯电家族bZ,在本届车展上又迎来了“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 智享跨界”和“bZ FlexSpace Concept 悦动空间”两位新成员,两款车型都计划于2024年正式导入。由此TOYOTA bZ纯电动专属系列产品阵容覆盖了轿车、SUV、跨界车等更多元的细分市场与应用场景,持续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符合喜好与期待的产品。 丰田bZ家族再添新成员,彰显了丰田汽车在中国布局纯电动汽车的魄力与决心。车展现场,新任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佐藤恒治莅临现场,并郑重承诺,“做当地最好的企业”这一经营方针不动摇。记者注意到,bZ家族的两款新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非常高,正如佐藤恒治所言,在中国将践行碳中和与移动价值的扩展,为守护蓝天、为中国社会实现碳中和尽绵薄之力。 丰田bZ家族两款新车 图源:企业供图 燃油车时代一直争夺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冠军的大众品牌,也不断扩展其纯电车型ID家族的成员。一汽-大众ID.7 VIZZION于本届车展正式亮相。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强调,中国市场是大众汽车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高度关注中国市场用户的需求,将加大投入电动车的设计、制造、研发。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表示:“基于在华‘加速战略’,我们正在加快决策速度,强化软件能力,提供用户真正期待的产品。我们沿循‘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致力于时刻创造更佳的出行体验,而我们的ID.家族正为此而来。” 一汽-大众ID.7 VIZZION于本届车展正式亮相 胡嘉琦/摄 “卷”成了本届车展的热词,作为疫情后的首个A类车展,各家汽车厂商都拿出了“硬实力”产品,在车展赛场大比拼。此前业界一直诟病,传统汽车厂商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上不够坚决,不够彻底,这样的观点在本届车展上或许要改变。 福特电马作为福特纯电动家族的当红成员,此前并没有“飞奔”起来,为此,新任福特中国总裁兼CEO吴胜波表示:“技术没有国界,但是不同国家的应用是有区别的,福特追求的是应用全球最好的技术,将最强的产品,用最强的品牌带给中国消费者。”针对如何应对行业内的“卷”,福特方面表示,福特会掌控好自己的节奏,打出漂亮的牌。而福特的牌就是用“野”来对抗“卷”,野是对外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匹野马,无需在意他人看法,自由释放,汽车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延伸,福特要用对外的“野”打败对内的“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