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重庆造”新能源汽车闯东盟

   2022-12-29 金台资讯97930
导读

位于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赛力斯汽车两江智慧工厂总装车间,工作人员在最终线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外观、内饰等检查。(摄于10月29日)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12月初,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新多式联运公司)完成了首票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把50辆赛力斯

 

 


位于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赛力斯汽车两江智慧工厂总装车间,工作人员在最终线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外观、内饰等检查。(摄于10月29日)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12月初,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新多式联运公司)完成了首票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把50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交付到新加坡客户手中。


“公司最初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启动新能源汽车出口东盟的业务。首票业务比预想中提前了3—6个月。”中新多式联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刚星说。


中新多式联运公司选择打破计划,是因为欧阳刚星的一次邂逅。


市场机不可失


今年9月,欧阳刚星从新加坡回到重庆,在入境隔离期间,结识了新加坡冠轈控股有限公司CEO陈率堂。两人相谈甚欢。陈率堂说出了来重庆的目的:采购新能源汽车。


欧阳刚星很诧异。一来,据他了解,新加坡市场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并不是很大;二来,陈率堂完全可以通过视频云端完成业务,不用专程跑一趟。


陈率堂笑着回复:到2025年,新加坡将停止注册柴油驱动车;2030年新车注册必须是节能车型。所以,新能源汽车不久后就会成为新加坡市场上的“香饽饽”。至于亲自到重庆,更多是体现诚意,以便后续加深合作。


欧阳刚星立即向陈率堂提出合作意向,对方欣然接受。


回到公司后,欧阳刚星便着手策划、分工与执行。数月时间里,他与团队几次上门与赛力斯集团沟通洽谈,达成了合作意向,最终有了12月初的这单业务。


“新加坡乃至整个东盟的新能源汽车虽然还是一片蓝海,但布局晚了,可能要错失更多机会。公司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出口东盟的步伐。”欧阳刚星说。


这一判断并非没有依据。


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汽车市场虽大,但准入门槛高,有实力的企业多,在燃油车时代便将很多国内自主品牌挡在了门外。新能源汽车时代这一情形虽然有所好转,但国产自主品牌要占据其主流依旧困难重重。


相较之下,东盟汽车市场准入门槛更低,本地有实力的企业不多。最关键的是,东盟不少国家跟新加坡一样,对新能源汽车持“主动拥抱”的态度。


泰国颁布政策,明确“在2030年前,纯电动汽车在所有新车登记中占50%”的新计划,还提出到2030年,公共快速充电站可提供12000个快充充电头,建成1450个充电站;菲律宾要求国内公共交通企业把自身旗下纯电车的比例提升到5%以上;印度尼西亚计划从明年开始为电动汽车提供补贴,希望2025年电动汽车用户达到250万。


春江水暖鸭先知。


如今,国内部分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上汽和长城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了泰国,后者还列出了布局马来西亚的路线图;五菱宏光已在印尼站稳了脚跟;新势力“哪吒”也宣布进军东盟市场。


“东盟现在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RCEP的实施会加速各方布局东盟市场。”重庆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罗亚表示,新能源汽车品牌此刻去东盟正好抢占先机。


车企加速布局


重庆车企也在努力布局。


2021年2月,新加坡政府公布了绿色发展蓝图,也就是陈率堂提及的内容。小康进出口公司马上让团队分析当地市场需求和赛力斯汽车的竞争力。


该公司当年便与新加坡代理商正式达成合作,将两款经济型电动物流车,推向新加坡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开始,公司又将赛力斯的电动乘用车及东风小康电动商用车批量导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场,全年出口量达1000多台。


小康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张兴燕介绍,后续,他们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新能源汽车基础较好的市场,逐步导入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鑫源集团也是2021年就把新能源汽车出口到东盟的重庆车企,主攻方向是商用车。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热潮目前都在乘用车上,商用车则刚刚起步。这放在东盟市场,就更明显。”鑫源集团执行总裁周江文介绍,目前在东盟的新能源商用车,重庆车企还是占据了主流。


去年,鑫源集团出口到东盟的新能源汽车超过5000台,主要是面包车、卡车、MPV等,市场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


庆铃集团则刚刚迈出新能源出口东盟的步子。


本月上旬,庆铃集团的6台新能源皮卡在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完成装箱,只等相关批文下来后,就将通过中老铁路运至老挝。届时,它们将成为庆铃集团首批出口到东盟的新能源汽车。


“把传统燃油车出口到东盟,我们已经轻车熟路,但新能源汽车还是‘探路’阶段。”庆铃集团销售部负责人表示,将根据这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市场评价和客户反馈,调整优化后续决策和布局。


数据上看,重庆新能源汽车出口东盟的势头正在加速。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全市新能源汽车出口东盟同比增加772.7%,总值2077.2万元。


期待闯出名堂


“重庆造”新能源汽车能否在东盟市场闯出名堂,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但陈率堂分享的一个小细节,或许能让众多重庆车企看到希望。


“目前能够生产右舵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并不多,重庆赛力斯是其中之一。”陈率堂说,他到很多地方去挑选过产品,但多数不能生产新加坡需要的右舵车型,而赛力斯则有不少适合新加坡市场的产品,这也是他最后决定采购的原因。


他还表示,商用新能源汽车在东盟使用率会更高,这对重庆车企而言很有优势。这一观点,也跟周江文说的不谋而合。


“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实现‘摩帮’时代的辉煌。”陈率堂这个判断,跟多家重庆新能源车企提及东盟市场的期望一致。


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重庆摩帮”不仅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国榜首,出口市场更占到全国的1/2。在东盟,重庆“摩帮”最巅峰时能占到其市场份额的90%。


鑫源、庆铃,以及赛力斯的东家小康,都是“摩帮”的成员之一。如今,各家转型新能源汽车,又再次辗转东盟市场。


周江文提到,东盟市场对重庆新能源汽车的认可程度比较高,很多中间经销商主动上门与鑫源集团洽谈合作,希望能够引入更多“重庆造”新能源汽车。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东盟目前是重庆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加上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等元素的加持,双边关系越来越近,往来也越来越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庆企业机会多多。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03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