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了13年之久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再过一个月,就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个带有些许告别意味的时间节点,新能源汽车市场又一次按捺不住,躁动了起来。众多新能源车企中,闻风涨价者有之,允诺保价者有之,还有的则直接拉开了促销活动。“国补取消倒计时最后5天!”赛力斯一周前发布的消息显示,11月20日前用户下定购买部分AITO汽车,由厂家兜底,保证可以享受到国家补贴。赛力斯的这一举动,直指围绕补贴退出的产品促销。
无独有偶。11月22日,零跑汽车针对旗下C11、T03、C01(后驱标准续航版除外)三款车型发放了金额不等的购车补贴券,补贴券的领取门槛很低,但只能用于12月4日前缴纳定金,且车辆必须在12月31日前完成上牌。
特斯拉近日也推出了一项政策,规定11月30日前购买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并按期完成提车的车主,可享受8000元的保险补贴;12月份再购车的车主就只能获得4000元的保险补贴。
根据工信部等四部门2021年12月的通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台、纯电动车12600元/台)。
补贴的有无,意味着消费者购买一辆新能源车的成本可否减少几千、上万元。而判定一辆新能源汽车是否在补贴时限内,依据的是车辆上牌日期而非销售日期,这是当前新能源车企费尽心思吸引客户赶快下单的又一个原因。
实际上,上述场景在以往每一次新能源补贴退坡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此次市场上的情况与以往大同小异。但由于这一次新能源补贴的退出将是永久性的,因此其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于以往——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彻底摆脱政策依赖,进入纯市场驱动的“后补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