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如何激发市场竞争活力,稳定企业发展预期,畅循环稳经济?
宁波的选择是率先出击,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在省经信厅启动“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后,宁波通过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帮助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提升产能利用水平,成功确保工业运行在合理区间。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市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057.5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24.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能够在前7个月实现企稳回升的背后,离不开宁波精心组织的一场场畅循环稳经济对接会。从今年6月初至7月底,宁波通过63场对接会、交流会,成功串起3000余家企业。2个月内,118.8亿元的对接订单额,307.2亿元的对接融资额以及215个工业项目、逾500名专业人才的对接,无不彰显着宁波通过“链式”发力畅循环稳经济的决心。
一系列组合拳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全力牵线搭桥,宁波步履不停。
在市经信局牵头组织的汽车行业整零配套吉利专场对接会上,博格华纳客户经理唐嘉飞与吉利汽车供应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谈了近一个小时。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企业,华纳圣龙是博格华纳与圣龙集团的合资公司。目前,该企业正从商用车产品加速向乘用车产品转变。“此前,华纳圣龙已与长城汽车达成深度合作,年产30万台汽油机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生产线已逐步完成设备进场。”在唐嘉飞看来,成功进入长城汽车后,近在咫尺的吉利汽车无疑是扩大市场的最优解。
不光是华纳圣龙,抱着相同想法的零部件企业足足有40家,数量是原本对接会规格的4倍。“宁波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5000多家,几乎涵盖各个种类的零部件,且有不少扎根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复杂多变的大环境让整车企业以及汽车零部件企业都看到了加强本地供应链的重要性。举办整零配套对接会,就是要增加整零双方的互信协作,解决最后一公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事实上,有着迫切合作需求的不光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吉利汽车集团采购公司运营及供应商管理总监宋歌看来,疫情让他们感受到了本地供应链的重要性。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大环境,整车生产企业同样需要加强产业链的整合,抱团取暖,共克时艰。尽管目前吉利汽车在甬配套的企业已达164家,但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对接,我们已梳理了几家企业。下一步将继续对接,有望进行更为深入的合作。”宋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