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电动化有望重构供应链体系
1.1 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涌,中国市场走在前列
回顾 2015 年至 2021 年全球和中国市场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 2015 年全球汽车销量为 8968.46 万辆,2021 年全球汽车销量为 8268.48 万辆,年复合 增长率为-1.35%。而在 2015 年至 2021 年期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则从 52.34 万辆增 长至 644.2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 51.9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 0.58%上升至 7.79%。
2015 年至 2021 年期间,我国汽车销量从 2459.76 万辆增长至 2627.5 万辆,年复合增长 率为 1.11%,在全球汽车销量的占比从 27.43%上升至 31.78%;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33.11 万辆增长至 352.1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 48.2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 1.35%上升至 13.4%,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占比基本保持在 50%以上。
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已日渐清晰。相较于欧美 等发达国家,我国在传统汽车领域起步较晚,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已跑在世界前 列。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汽车市场增长亦优于全球市场,已成 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1.2 乘电动化之风,自主品牌汽车正在崛起
自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内新能源汽 车市场迅速崛起,自 2020 年 7 月起,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国内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紧抓汽车电动化浪潮,推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动车型, 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 2021 年 2 月的 15.2%大幅提升至 2022 年 3 月的 46%,自主品牌汽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速度明显高于豪华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
与此同时,在 2021 年全球大部分汽车厂商因芯片短缺而大幅减产或停产的背景下,国 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凭借较强的供应链韧性和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销量实现逆势持续增 长。
在此背景下,国内乘用车销量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的市占率整体上呈持续提升的趋 势。2021 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 44.4%,同比上升 6 个百分点,2022 年 3 月自主 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 48.13%。
1.3 智能电动化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弯道超车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在传统燃油车时代的供应链实力,是远远比不上国际巨头的。 传统燃油车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个森严的金字塔体系。全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整 车厂-一级供应商(Tier1)-二级供应商(Tier2)-三级供应商(Tier3)的金字塔式供 货结构,层层外包,搭建起庞大的汽车供应链体系。而我国汽车工业及零部件产业的发 展起步相对较晚,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国际知名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占据垄断性 地位。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美、日、德等国家。根据 “2020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进入百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共来自 16 个国 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有 21 家、24 家和 18 家进入榜单,家数占比合计 达 63%,收入合计达 5461.12 亿美元,收入合计占比达 65.95%。我国共有 7 家汽车零部 件企业进入“2020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收入合计为 279.7 亿美元,收入 合计占比 3.38%。
但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传统国际 Tier1 巨头形成的森严壁垒逐渐开始瓦解。 新能源车企往往倾向于采取更为扁平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以更快的产品迭代节奏,顺应 市场变化。具体来说,现在的 Tier2 或者 Tier3 供应商可以越过 Tier1 直接供应给特斯 拉、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 同时,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乘着电动智能化的春风,加速向智能电动车转型,市场竞争力 正在不断得到增强,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对零部件技术的掌握是整车产业长远发展的根基。我国汽车产业要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供应链自主可控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受益自主品牌的崛起,逐步构 筑本土供应链优势,迎来自主黄金时代。
此外,我国电动化供应链已实现出口,未来海外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随着我国企业 研发生产技术的逐步成熟,少数领先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细分产品市场突破了海外 厂商的技术垄断,并凭借明确的比较优势与持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快速成长。未 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头部企业有望广泛切入至全球车企在中国市场、乃 至全球市场的供应系统,同时这些头部企业也正在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区域供应 链的构建,分享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未来有望成长为全球性的领 军企业。
2. 优质细分赛道一:汽车轻量化已成趋势
2.1 轻量化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汽车轻量化是指在保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车身 质量。在节能减排压力和新能源汽车性能提升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汽车轻量化正在加速, 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1)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传统汽车整车重量每降低 10%,油耗降 低 6%-8%。我国在 2020 年和 2025 年燃料消耗目标值分别为 5L/100km 和 4L/100km,面 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主机厂加速轻量化布局。(2)电动化加速驱动:新能源汽车 对轻量化的需求更为迫切,轻量化是电动车提升续航里程的重要手段之一,纯电动汽车 整车重量每降低 10kg,续航里程可增加 2.5km。 轻量化包括:材料的轻量化、工艺的轻量化、结构的轻量化。
在轻量化金属中,铝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易成型、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在大幅降 低车身重量的同时兼具突出的安全性能,已成为当前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中的首选材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提到,未来我国将大力推进铝 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单车用铝量具体目标为:2020 年 190kg,2025 年 250kg,2030 年 3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