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标签:复产复工、底部、汽车零部件
1、长春、上海汽车产业进入复产阶段。
受上海复工复产预期提振,4月15日周五汽车零部板块上涨,市场关注度重新回升。3月以来长春和上海两大汽车产业产能恢复情况如下:长春的一汽红旗4月15日已复产,一汽大众计划4月18日这周复产,一汽系零部件公司部分已小批复产;上海整车(上汽系与特斯拉)及零部件计划4月18日进行复工复产压力测试。在两市闭环生产之外,后续我们需要跟踪长三角制造业物流缓解情况。
2、周五板块上涨,反映的是3月以来的原材料和疫情因素开始出现边际缓解
1)原材料:除锂与贵金属外,其它主要汽车原材料2Q涨幅已趋缓,且当前较2021年末价格涨幅不大。
2)疫情影响:缓解如上文所述。但实际产能恢复幅度估计也一直会跟随疫情、管理部门要求动态调整。我们看好恢复后产销的补回,中性至乐观情形下,2Q增速影响不大,对应批发+5%至+12%;悲观情形则7月补回。
此外,市场一直担心汽车需求不振,我们维持全年0%的上险增速预期:今年景气底色虽然也不好,但经济下滑动能减弱+库存回补会使得零售降幅收窄,最终月度增速转正,上半年的负增长是恢复节奏上的必然,自12M21起每个月的零售表现其实都好于我们预期。
3、市场对边际变化反应较大背后是当前板块较低估值与下半年较好增长预期。
零部件板块业绩预期层面,我们对2-4Q22批发增速中性预期分别为+5%、+15%、+2%,考虑上半年原材料涨价、封控带来的成本增加,对1-4Q22零部件业绩增速预期为+8%、-6%、+43%、+38%,下半年季度增速有望达到30%以上,并有望推动市场配置增加。我们交流下来,市场对于疫情后产销恢复是有一定信心的。
估值层面,多数汽车零部件标的股价跌回去年4季度上涨前水平,板块指数回落约30%,当前平均PE TTM为22倍,位于历史中枢位,动态看则在22年18倍左右,结合下半年增速预期,具备吸引力。
4、2Q布局汽车零部件,建议自下而上选择强势股。
股价对前期负面因素已基本消化,板块迎来重新布局机会。由于目前汽车零部件整体估值都不高、选股有空间,且短期原材料价格和疫情恢复节奏的不确定性、上半年业绩潜在冲击等,建议当前仍自下而上标准严格地选择强势标的,思路可以综合考虑:
1)业绩增速: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很关键,行业配置角度也很关键。今年增速主要来自于新订单(要求项目多)、大客户增长(特斯拉新势力比亚迪条线,大众补库条线)。
2)产品和客户层面有大提升大变化:如电动化、智能化、功能性新产品提振ASP,如新势力强自主客户提振订单预期等,这延续了4Q21以来逻辑。
3)估值便宜:但逻辑很强基本面很强也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强趋势标的)。
4)上海复产预期,关注上海产能和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
投资建议:看好2Q22汽车零部件重新布局机会,下半年板块高增速预期不变,中长期中国汽车零部件在全球竞争优势提升进而带来量价提升的预期不变,短期原材料、疫情冲击后带来低估值配置机会。
重点关注:常熟汽饰、沪光股份、上声电子、新泉股份、福耀玻璃、华域汽车、上汽集团、三花智控等。
以上研报观点来自:华创证券
风险提示:疫情缓解速度低于预期,宏观经济、国内消费低于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芯片供给恢复速度低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