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观点──聚焦国内外产业大事件,汇聚中外名人专家观点,剖析行业发展动态,带你读懂未来趋势!
集微网报道,随着俄乌冲突持续至今,战火已经逐步蔓延至汽车产业链,并对汽车原材料、供应链、半导体和整车制造等造成重要影响。
首先,俄乌冲突催化的关键原材料价格飙升,正在抑制电动汽车厂商压缩成本的努力以及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
其次,随着俄乌战火烧至汽车电子,车用线束成为第一个受战事冲击供应的汽车电子关键元件,并延伸至汽车制造等终端应用。
另外,由于俄乌关键气体和材料供应短缺,全球或将出现半导体生产中断,进而将导致汽车产量较大幅度的减产。
再者,在全球缺芯等危机下,俄乌冲突也给脆弱的汽车整车制造和进出口市场带来严峻考验,其中以韩国车企受影响最大。
原材料价格大涨 阻碍电动汽车普及
显而意见,俄乌冲突正在推高汽车用金属材料的价格,包括车体中的铝,催化转换器中的钯,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用的镍等。
其中,铝和钯金的价格日前触及纪录高位,镍更飙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价位。
英国基准矿业情报称,俄罗斯最大矿商Nornickel生产的1级高纯度镍约占全球供应量的 20%。这种镍被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此外,俄罗斯也是铝的主要供应国,而铝也被用于生产电池。
英国基准矿业情报分析师格莱格里・米勒 (Gregory Miller)表示,镍、锂和其他材料价格上涨,可能会减缓甚至暂时扭转电池成本下降的长期趋势,进而阻碍这项技术及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
尽管金属领域尚未成为西方对俄制裁的目标,但一些船运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开始避开俄罗斯商品。
这给本已因芯片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而步履维艰的汽车制造商带来了更大压力。
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的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此前表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首先,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升,将给我们的商业模式带来更大压力。”
为汽车制造商生产铝和镁压铸件的Aludyn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Andreas Weller称,过去四个月其欧洲业务的铝成本上涨了60%,能源账单也大幅上涨。如今成本飙升了数亿美元。
专业咨询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首席数据官Caspar Rawles表示,目前锂价已创下历史新高,钴和镍价格也非常高。这只会加剧电池原材料的短缺问题。
可以说,任何增加成本的因素都将阻碍电动汽车的普及。而俄乌冲突催化的关键原材料价格飙升,正在抑制电动汽车厂商压缩成本的努力。
由于镍、锂和其他制造电动汽车的重要原材料价格飙升,汽车企业要实现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之间成本平价以及推广电动汽车普及,将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
战火波及汽车电子 引发车用线束大量缺货
随着诸多行业军均受俄乌冲突波及,汽车电子产业链也难以独善其身。
目前,全球最大车用线束商德国LEONI(莱尼)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工厂已因战火停摆,使得车用线束成为第一个受战事冲击供应的汽车电子关键元件。
而LEONI在俄乌工厂的停工引发了车用线束大量缺货,进而牵动大众、宝马、奔驰、奥迪等知名终端车厂的出货。
对此,业界人士分析,LEONI在全球31个国家拥有超过8.6万名员工,为德国汽车大厂供应了大量车用线束。
LEONI在乌克兰西南部有两座工厂,雇用约7000名员工,同时在俄罗斯有两座工厂供应德国车厂。因此,这次工厂生产停摆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