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需求开始被重视。
文/徐珊珊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持股最高的合资公司,大众安徽近日高调官宣了“在中国打造中国车”的目标。
全球主流汽车制造商以低价策略打开中国市场,但现今情况已然不同。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电动化变革迅速展开,价格已不再是俘获中国消费者青睐的第一标准。而车型外观、智能化设计和OTA升级节奏等因素的地位逐渐凸显。
“从前都是在德国进行产品的原型研发,进而把这些概念和车型带到中国市场落地,但现在我们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据大众安徽首席技术官吕尔曼称,大众将在中国研发并推出满足中国消费者和本土需求的本地车型。
大众安徽首席技术官吕尔曼博士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道理放在汽车行业同样适用,一款畅销欧美的车型不见得就能在中国市场获得强烈反响。正因如此,“本地化生产”的概念已经由建造一家工厂不断深化为因地制宜。
发展提速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一半以上。同时以去年全球销量来看,比亚迪、上汽、长城欧拉、广汽埃安及小鹏汽车等8家中国品牌入围TOP20。
毋庸置疑,中国市场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相应地竞争也更加激烈。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快速做出反应的竞争对手,产品开发周期的长短极大影响品牌的竞争力。
就像吕尔曼所说“没有速度,什么目标都无法实现”。基于对这方面的考虑,聚焦新能源汽车的大众安徽将研发中心与测试场建设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