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汽车有着严格的报废政策,以前开15年车辆就要报废,现在汽车报废规定进行了改革,取消了以年限作为报废的标准,改为里程数。车辆行驶里程数达到60万公里,就要面临强制报废。很多人对于这条规定表示不理解,国外的汽车开四五十年依然可以上路,为啥国内的汽车开十几年就要报废了?老司机说答案,看完恍然大悟。
![]()
第一,道路环境不同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总面积达到了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排名非常靠前。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也很庞大,道路上车多人多,城市道路建设又跟不上,所以导致堵车现象特别严重。车辆经常处于怠速状态下,积碳就会加重,也会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
但是这种情况在一些发达国家就不常见,他们的汽车保有量虽然比我们高,甚至一个家庭有两辆汽车,但是他们的堵车问题很少,很多道路都非常开阔,一条路上跑到尾也见不少几辆车。堵车少,车辆积碳自然也就少了,就算是大排量的车型,积碳问题也不突出。
第二,汽车保养存在差距
国内的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老百姓接触汽车的时间也比较短,对于汽车保养的常识,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基本都是销售怎么说就怎么做。比如说更换机油这件事,国人更换机油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一般5000公里就会去换一次机油,最多不会超过1万公里。到了时间不去更换机油,售后也会一直给车主打电话,叮嘱他该来更换机油了。
![]()
但是在国外更换机油就没有这么频繁,他们有时候超过2万公里才会去更换机油。
其实,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权威机构对更换机油的时间作出过规定,说多长时间或多少公里必须要更换。机油更换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各个国家在综合评估国内的环境状况和车辆使用程度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
国外的汽车工业发展时间比较早,车主接触汽车的时间也比较长,但对汽车的了解更多,汽车什么时候该保养,什么时候该维修,他们也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他们对于汽车重要零部件的保养比较重视,比如刹车、避震、轮胎等,但是国人保养时只注重机油、变速箱、玻璃水等部分,而忽视了刹车盘这些重要的部分。虽然这些部件只是一个小小的连接件,可一旦老化,对车辆的影响就是致命的。
第三,汽车质量存在差异
国外有很多“百年汽车品牌”,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不只是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还给自己积攒了很多的底蕴和技术。有着如此深厚的造车技术,他们生产出来的汽车品质自然也不差,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也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