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不“掺水”的数据对产业发展更有利——评新能源汽车产销三连降

   2019-11-01 5100
导读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三连降!对行业来说,是有些小失望却又在意料之中的事。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今年9月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三连降!对行业来说,是有些小失望却又在意料之中的事。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9万辆和8.0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9.9%和34.2%,自7月以来上演“三连降”。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看,9月的新能源汽车零售走势低于8月,8月数据又低于7月,呈连续疲软态势。

  显然,市场在承压,企业在承压,整个汽车产业亦在承压。毕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车产销量持续走低,而新能源汽车产销却依然保持增长势头,成为其中的亮点。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市场颓势的重任,寄托在新能源汽车这一产销量每年都会上一个新台阶的细分市场。

  然而,市场最终还是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回答,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超高增长已经不可持续。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首先,相关车企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的能力和进度低于国家财政补贴的退坡速度。随着国家财政补贴的持续退坡,大部分车企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如果不上调其销售价格,盈利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上调价格意味着其产品性价比和竞争力更不如燃油车。

  其次,部分车企无法再玩“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在过去高额财政补贴的刺激下,不少汽车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拿到补贴,联合一些合作伙伴成立汽车租赁或者汽车出行公司,采取超量购买等方式消化产量,造成产销量虚高。如今随着补贴大幅度下降以至即将完成历史使命,“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已然无法继续。

  再次,共享汽车市场的不景气影响产销量增长。前两年,随着政府出台鼓励共享出行的政策,一大批汽车共享出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随之而来的是,这些汽车共享出行公司对新能源汽车旺盛的采购需求。然而,由于市场不成熟、缺乏合理的盈利模式等多种因素,这一风口产业形成大量泡沫,泡沫又迅速破裂,当前整体发展略显萧条。

  最后,是新车市场整体消费需求被抑制。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整体消费环境是一样的。燃油车产销量持续下滑,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走高,这种状况在当前阶段是不可能持续的,除非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价比和竞争力实现对燃油车的全面赶超。

  产销量降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不注水的产销数据对产业发展更有利。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不需要“虚假繁荣”,而是客观理性,包括客观的现实和理性的判断。

  客观的现实,指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未到真正成熟的阶段,尚处于从政策驱动向技术驱动和市场驱动的转换过程中。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产销量增长乏力是预期之内的事情,而能否成功实现转换,又是一个极大挑战。

  理性的判断,即要有清醒的认识,指的是相关汽车企业要降低对政策和市场的预期。有企业呼吁国家财政补贴退坡之后,政府管理部门能够出台后续支持政策。显然,这种心态不可取,一是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刺激手段,已经不可能再被使用,企业不必再抱幻想;二是如果产生了对政策支持的依赖症,更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对市场的预期,同样要清醒。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后的走势,没有人能完全预判得准,但告别超高速增长概率很大。这种情况下,市场不是没有机会,但机会是留给做好充分准备的人。

  在现阶段,企业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新能源汽车的产品验证缺失补上来,如何把新能源汽车的电传动系统等短板补齐,如何打造真正能让C端消费者认可的好产品。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1326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