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还是从具体的车型来说更有针对性;我们仍然以越野车(皮卡)的使用来说,因为小车想把行程做长很难,除了空间问题之外,成本也是那些经济型小车接受不了的,另外长行程会让操控性也会受到明显影响,所以小车也不需要那么大的行程。真的想找长行程小车的话,除了 wrc 之外几乎没什么别的可能。
我们首先来肯定悬挂行程长的好处,长行程的优点主要是体现在非铺装路面上,尤其是在越野的情况下,长的行程可以让车辆在不平地面上始终保持轮胎的接地能力,只有轮胎接地车辆的整体重心(平衡)才会更好,轮胎也才有更好的抓地力;而抓地好才意味着车辆的可控性好,通过能力也更强;同时能让车辆在不借助于其他辅助装备的情况下,例如差速器锁、限滑系统、平衡系统等等的辅助下,只依靠长的悬架行程就能轻松通过各种地形。
只依靠车辆的行程大优势保持通过性是对车本身最友好的行走方式;无论是低速的山路穿越、丛林穿越,还是高速的戈壁、沙漠穿越,因为行程足够大,车辆不借助于辅助行驶系统,比如差速锁等等就能通过,这对车辆的行驶机构不会造成硬性磨损,因为只要借助于差速锁,车辆在没有差速的情况下理论上就会产生机械损伤,用的时间越长损伤的可能性和程度就会更大,而机器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有损伤就必然有代价。
另外悬架的行程长也更容易控制车体的重心,因为悬架行程不够长的情况下,在起伏或者崎岖路段更容易造成车辆的重心转移,这会对行驶状态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车身很容易因为行程不够而晃来晃去,这种情况如果行程差的大就非常容易发生危险,对行车安全是很大的隐患。
车辆的行程大虽然有很大好处,但要保证长行程好用,那么减震器的性能一定要跟的上;长行程对减震器的要求非常高,在车辆低速行驶的情况下,减震器要能够伸缩自如的释放和压缩,并且保证在每个长度上的阻尼稳定;而在高速的情况下减震器还要解决散热衰减的问题,因为长行程必然产生更高的拉伸频率,这对减震器的强度要求就很高。另外减震器高速和频密的因为路况不好而造成的压缩释放时产生的热能需要极好的散热能力,如果散热不好那么减震器就会衰减的很快,那长行程对于车辆来说就是噩梦,减震器在控制不住车体弹跳的情况下,无论是公路还是野外都很容易失控。
减震器除了抗衰减能力要强之外,它的软硬(调节)适应能力也很重要;长行程虽然在越野环境下很好用,但是在公路上行驶就必须被遏制住,公路上车辆的行程短一些更好用,更容易控制车身姿态,否则过长行程会造成车辆的重心很难控制,操控性和灵活性非常差。一辆跑起来晃来晃去的车一定是很难驾驶的,所以大行程在公路上就需要做限制,通过(调节)减震器的软硬适应做到更好的控制。
除了减震器的性能之外,长行程的越野车(皮卡)还要增加很多的辅助设施来做到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比如平衡杆系统,可断开的平衡杆更好,因为可以兼顾公路和越野;通过平衡杆来控制车辆的过大行程,达到控制车体平衡和重心转移的问题,可以让长行程车辆做到短行程车辆才有的灵活性。这方面丰田的 kDSs 就非常好,可以兼顾长行程和短行程功能的控制,当然这套机械-液压结合的系统也很贵。
所以总体来说;长行程的车辆在越野时的优势非常大,在日常行驶时也有相应的舒适度优势,但是在铺装路面的高速行驶中,长行程的悬架会使车辆的重心很容易转移过大,造成姿态不好和操控反应迟钝等问题,所以除非你的长行程车辆只在越野情况下使用,否则就必须想办法控制它的行程释放程度,附带做到短行程车辆的特点,让两者有更好的平衡;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短行程的车辆在越野时是很难、或者说是完全做不到长行程车辆能力的,无论加什么样的辅助电子系统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