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雨季,难免给有车一族的出行带来了些许麻烦。猛烈降雨后的路面积水、连续降雨时是否洗车的难以抉择,以及车辆涉水后如何保养等问题,都成为了车主们关心的话题。
雨天发动机不易启动?
最关键要检查高压线
“遇到下雨,车主有时会碰到发动机不易启动的毛病,有时即使勉强启动起来,也是有气无力。”有数年车辆维修工作经验的师傅说,雨季到来时,更应留心检查车辆电路。雨季发动机不易启动,可能是由于点火系统因潮湿产生漏电。最关键是要检查高压线,一旦发现是因为点火系统的潮湿而造成点火不良、发动机性能下降,可以暂时用干纸巾或干布把分电盘内外及电线等擦干,如果是老化漏电一定要及时更换。
此外,清洗电池正负极接头也很有必要。车主可借助扳手把电池正负极接头的螺丝松开,用牙刷把其氧化层刷干净,最好再用砂纸擦一下后,重新装好。
刹车失灵甚至失效?
可能是制动液吸水严重
除电路外,雨季车主应多留心的还有刹车系统,雨季降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汽车制动液容易吸收水分。有些制动液吸水较严重的车辆,在制动液油杯盖上就能看见水珠。由于轿车制动系统绝大多数是双管路真空助力液压制动,传递制动力的制动液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如果有水进入制动液,在制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高温会使水汽化。而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在制动液中被压缩,就会造成制动失灵甚至失效。一旦发现汽车制动液吸水严重,应该送专业维修店除水。
据了解,对于刹车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车主可根据刹车时需踩得很深、踩刹车听到有响声、刹车距离比以前有所延长,这三种情况进行判断,并选择维修。
雨季到底要不要洗车?
及时清除底盘的沙石、泥污等
对于不少车主来说,在雨季,洗车是件难以取舍的事。面对着一边是“灰头土脸”的爱车,一边是可能到来的降雨,车主们常常会认为洗也白洗,浪费时间和金钱,因而选择放弃清洗爱车。“事实上,汽车经过长时间的雨水浸泡,雨水中的酸性物质会对汽车漆面造成伤害,不及时处理,久而久之,汽车漆面会失去光泽。”其实,雨季里不用洗车是不少车主常犯的错误观点,对于车辆来说,雨季里车主可适当减少洗车次数,如果车辆经常用于长途行驶,3、4天洗一次车便可,如果只是正常短途或上下班代步,7到10天对汽车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比较合适。
此外,对于雨天开车后附着在车辆底盘的沙石、泥污等污渍,车主也应及时将其清除。底盘是车辆和地面最贴近的部位,受路况影响特别严重。尤其在雨季,长时间的雨水侵蚀容易让底盘腐蚀生锈,甚至还可能让轮毂处松动穿孔,同时雨水中的污渍有可能堵塞底盘上的排水孔,从而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因此,雨季里车主更应加强对汽车底盘的清洁或对其进行防锈处理。
积水路段到底该不该走?
水深不能超过排气管的高度
遇到降雨天时,立交桥下、深槽隧道等地势相对低洼的地方,往往会聚集一时难以排出的积水。对于这些地方,车主途经时需要格外注意。对于未知水深的路段,首先是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对于判断积水路段是否可通过,最简单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过排气管的高度,如果水深超过排气管,容易造成灭车;水深超过保险杠,容易从空滤、进气口进水。
对于涉水而过的司机来说,如果水深只淹没少半个轮胎,可以挂一挡,稳住油门,低速直行,切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面对积水路段,司机不要高速通过,因为高速行驶会使实际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