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规模达300亿!立足广州“试验田”,共探中欧合作机遇

   2025-08-29 广州日报3460
导读

在全球迈向“零碳”时代的大潮下,再制造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领域中最耀眼的增长点。8月28日,“2025Rematec中欧再制造国际论坛”在广州开幕。来自中国与欧盟的2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探索中欧汽车再制造合作的未来机遇”这一主题,深入探讨政策对接、技术共享及产

 

 

在全球迈向“零碳”时代的大潮下,再制造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领域中最耀眼的增长点。8月28日,“2025Rematec中欧再制造国际论坛”在广州开幕。来自中国与欧盟的2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探索中欧汽车再制造合作的未来机遇”这一主题,深入探讨政策对接、技术共享及产业协同等议题。据中汽协再制造分会估计,广州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及相关联产业规模约为300亿元。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广州正以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政策创新为中欧深化合作提供“试验田”。

聚焦全球再制造前沿,共话产业合作机遇

中欧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再制造领域的合作始终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双方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和实践探索,已构建起坚实的合作基础。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玉印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双碳”战略,大力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标杆294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今年,广州还将再制造产业纳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布局,不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生态保障,更让广州成为中欧再制造合作中衔接绿色标准、传递低碳经验的重要枢纽。王玉印表示,期待本次论坛为契机,与中欧伙伴共同落实中欧循环经济战略合作框架,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池组、AI应用、逆向物流等新兴领域,分享政策经验、探讨技术突破、共话市场机遇。

荷兰王国驻广州副总领事唐孟坷、欧洲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APRA)特别代表Patrick Schuder、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分别致辞,他们一致认为,“标准互通、市场互认、技术互助”将是双方未来合作的核心方向。

打造再制造产业发展广州模式

2025年,中国再制造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在汽车再制造领域,汽车核心部件的再制造规模化应用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广州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更是全国乃至全球的汽车配件交易中心,已构建成以10家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聚集、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的完整汽车产业链,拥有深厚的汽车制造产业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据中汽协再制造分会估计,广州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及相关联产业规模已达约300亿元。全市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能可实现变速箱10.7万台、转向器16.5万台、发动机4000台、车灯16万个,并形成凯通汽配城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其中,凯通汽配城商铺超1100间,据估算年交易规模约70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约21亿元。

近年来,广州在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上先行先试。2023年,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首个全市再制造产业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再制造产业联盟”成立,汇聚产业链各环节单位,引领产业高端化转型,现已有联盟会员20余家;今年6月,广州印发《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首次针对再制造产业项目给予财政补助或“补改投”支持;今年8月,白云机场综保区成功落地首批汽车变速箱保税维修业务,标志着首个保税试点业务模式在广州落地……众多“首个”彰显了广州打造产业高地的决心与行动力。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将继续支持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再制造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探索保税再制造试点模式,持续完善再制造产业政策支持,大力支持再制造专业展会交流,打造广州发展模式。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64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