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8时30分,位于蔡甸经济开发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数码模冲压公司焊装车间内,经武汉中设机器人项目经理李星调试后,焊接工作站里的一个机械臂与冲压件“亲密接触”后散发出冷光火花。
经过近3个小时的调试,这个机械臂的运行轨迹达到最佳状态。揉了揉酸疼的大腿,李星又投入另一个机械臂的调试。
今年以来,蔡甸经开区内的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车间里出现明显变化:一些过去生产燃油车零部件的产线开始为新能源汽车生产配件,与此同时,一些此前由人工完成的工序开始陆续由自动化设备完成。
机器人生产企业24小时连轴转
中设机器人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智能化生产线解决方案。 通讯员蔡经开 摄
李星所在的中设机器人8个项目团队的50余名工程师,自今年开年以来就处于24小时连轴转状态。
汽车零部件企业旺盛的智能化技改需求,为这家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带来大量订单。
当天晚上,数码模冲压公司生产车间里灯火通明,李星和同事们围着一台自动化焊接工作站忙碌:手持控制器,不断调整机械臂运行轨迹。
数码模冲压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模具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企业,为满足整车厂新能源汽车项目新订单,该企业从中设机器人公司引进了这批由27套夹具和9台机械臂组成的自动化焊接工作站。
自今年6月自动化焊接工作站投入生产以来,李星和同事每周至少5天要到数码模冲压公司跟产。他说,白天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他都会一一记录下来。从晚上到天亮前他们将设备调试好,这样不影响第二天生产。
不同于中设机器人公司在机器人智能焊接技术领域的专注,同处于蔡甸经济开发区的博奥思公司则偏重于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制造出非标自动化装配和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