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新能源汽车,如何走好下乡之路

   2023-07-17 ​河北日报63430
导读

位于元氏县经济开发区的河北跃迪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河北日报记者 魏雨  阅读提示  近期,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出台。特别是今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委启动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位于元氏县经济开发区的河北跃迪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河北日报记者 魏雨


  阅读提示


  近期,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出台。特别是今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委启动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共有69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参与。


  与此同时,我省也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对在县乡地区推广新能源汽车给予政策支持。


  汽车下乡并非新生事物,但本轮汽车下乡的主角换成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县乡市场发展潜力如何?汽车下乡过程中如何抓住下沉市场需求?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服务体系又该怎么建设?


  新能源汽车走向下沉市场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火爆。最近3个月,我们店每个月销量都在200辆以上,购车者主要来自沧州各县市,占了60%以上。”7月14日,沧州市骏驰汽车销售公司大厅内人头攒动,总经理纪鹏一边解答客户疑问,一边跟记者说。


  该公司位于沧州市开发区石港路,是一家经营比亚迪系列新能源汽车的4S店。纪鹏观察到,近一段时间,购车群体似乎有了一些变化,原来多是沧州市乃至京津地区的客户,但如今,四五线城市及农村的购车者开始多了起来。


  经历了这几年高速增长后,新能源汽车在一二线城市保有量大增,市场稳固之后,新能源汽车有逐步走向下沉市场的趋势。


  顺应该趋势,一系列鼓励汽车下乡的政策出台。


  今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委启动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该活动持续到今年12月,共有69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参与。


  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


  与此同时,我省也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县域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消费券等支持;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县乡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推广应用。


  多重政策加力,旨在激发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


  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到2030年,我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市场规模或达5000亿元。


  虽然市场开始下沉,但就当前来看,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还很少。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纯电乘用车在县乡地区的渗透率为16%,插混乘用车在县乡地区的渗透率为8%,两项数据均大大低于一二线城市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抛开数据层面,从具体需求着眼,新能源汽车具备很多适宜农村市场的特点。


  “首先,农村停车不像城市那么紧张,有足够的场地安装充电桩。其次,农村用户出行范围一般在县域之内,出行距离短,因此‘里程焦虑’问题大大弱化。另外,在使用频次比较高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农村消费者通常对价格比较敏感,更注重高性价比,这一点契合了他们的需求。”纪鹏说。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其综合使用成本、车价都在不断下探中,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拓展农村市场的有利条件。”纪鹏认为,农村地区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同样看好县乡市场,他预测,随着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进一步深入,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


  农村市场蕴藏的消费潜力,也为拉动消费、开辟新增长空间提供了重要动力。


  汽车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在今年稳经济大盘中,汽车消费被寄予厚望。国家发改委在今年6月明确表示,今年的重点任务是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稳定汽车消费,以及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刺激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偏低的背后,也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新能源汽车下乡不仅有利于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扩大内需,也会对充电基础设施改善、电网设施提升以及开发农村旅游市场等产生积极影响。”河北省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吴长勤表示。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220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