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全国层面,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23年1-3月,汽车企业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
而在全国新能源车出口增速领跑汽车行业的大背景下,深圳新能源汽车出口迎来“开门红”。深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深圳关区新能源汽车出口额超过36亿元,同比增长约2300%。
亮眼数据掷地有声,深圳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攀升的背后,都有哪些坚实力量在支撑?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
深圳车企自主品牌40年来首次销量第一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
当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超多强”的企业格局初步形成,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查询得知,全市有1家营收超千亿的企业(比亚迪),2家超百亿企业(欣旺达、格林美),超10亿元企业超过18家,并拥有21家国内上市公司。
2023年以来,比亚迪汽车销量、出口量均强势增长,带动深圳汽车出口产业腾飞。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55.21万辆,同比增长92.81%,其中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3.87万辆,仅今年一季度出口量就接近去年全年的70%。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乘用车累计上险量超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总和,正式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这是在中国乘用车发展近40年的历史中,第一次由自主品牌实现这一目标。
今年良好开局的背后,离不开企业出海战略的早谋划。记者注意到,早在去年,比亚迪就加速海外布局,在积极“出海”拓市场的同时,推动“走出去”建厂。去年9月,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加速推动产业的国际化。
(比亚迪携多款车型亮相第44届曼谷国际车展 / 图源:比亚迪 )
利好政策持续出台
为深圳新能源车“加速出海”护航
在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下,深圳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独特竞争优势。
去年6月,深圳“20+8”产业集群布局出炉,智能网联汽车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获得了一揽子前瞻性产业政策支持。
今年2月,深圳印发《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12条金融举措支持新能源车企“出海”。其中提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优势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加大对技术改造、研发投入、提产扩容的信贷支持力度等内容。
(资料图)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深圳在4月初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的通告》,进一步放宽新能源车牌申请。
同时,深圳还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4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来自政府、行业组织、专家、企业人士集聚一堂,围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系统,保障产业链安全”这一主题分享了实践经验。
除了政策支持和平台的搭建之外,深圳的汽车出口“加速跑”也离不开海关的助力和配套产业的支撑。
据深圳海关介绍,为了助力深圳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开拓市场,深圳海关与企业开展了“点对点”对接服务,同时创新“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的服务方式,做到“货到放行”,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