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提升至27.6%,较2021年提升超12个百分点。
除了一线城市和限牌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度越来越高之外,新能源汽车也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加快普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湖南省衡阳市发现,路上的绿牌车辆较以往明显增加,市面上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当地铺设了线下销售渠道。
“从去年开始,客流量明显增加,几乎翻番。有的是买来跑网约车,但更多是私家车。当然,也有很多人对充电还有很多焦虑,整体上到店的客户对于插混车型更感兴趣。”1月18日,衡阳市某比亚迪王朝网络销售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按新车交强险购买数计算,2022年,衡阳市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9421辆,同比翻番,渗透率则达到18.48%。虽然渗透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但也可见新能源汽车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网约车率先电动化
春节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衡阳市曾8次使用网约车出行,其中有7次服务车辆是新能源汽车,分别是来自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东风启辰等多个品牌的不同车型。
“衡阳市区面积不大,大部分市民的出行距离在10km以内,用电动车跑‘滴滴’更划得来,市区里面充电也挺方便。这两年开始干网约车的都是电动车。”一位网约车司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当地某网约车服务公司门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除了司机招募海报之外,还挂有一幅写着“埃安S,开不坏的网约神车”宣传海报。
记者曾在当地多次搭乘埃安品牌旗下的网约车,有司机告诉记者,平时每天大概跑200多公里,埃安S的续航在冬天差不多也能接近500公里,很多时候两天充一次也够。
除了网约车之外,私家车电动化的普及度也在快速提升。
“家中本来有一辆凯美瑞,2022年9月买了辆比亚迪海豚给老婆平时上下班、接孩子用,电动车在小城市日常代步非常便利,平时一天也就开个20多公里,两周充一次电也够用。”1月27日,一位衡阳市电动车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前相比,当地消费者接触到新能源汽车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1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衡阳市中心的一家商场内发现,理想汽车、蔚来、问界AITO均设有线下店,哪吒汽车也在商场内展示了产品。不过,记者当天走访时发现,各家门店看车的人流量并不多。
当地的蔚来空间虽仅陈列了一台蔚来ES6,但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可以提供蔚来ET5及ET7的试驾服务,市内目前已布局换电站和超充站,补能服务是其优势;同一商场内的理想汽车门店面积更大,分别摆放了各两台颜色不同的L8和L9。
记者发现,在该市的另一家大型商场,同样聚集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岚图汽车、大众ID. Store城市展厅等线下店。
除了在商场内铺设渠道的新势力品牌之外,在衡阳市的4S店聚集地杨柳汽贸城,同样有比亚迪、广汽埃安、合创新能源、几何、极氪、欧拉、长安深蓝等多个品牌。特斯拉虽未在衡阳市设有线下门店,但也在当地有授权钣喷中心,并在一家酒店内铺设了超级充电站。
不过,有正在考虑换车的消费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小区内没有公共充电桩,自己也没有停车位,因此暂时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
目前,续航和充电便利性是消费者是否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之一。比亚迪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续航450km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更受消费者青睐,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市内通勤或者在周边县镇往返出行的需求。
1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走访衡阳市多个充电站时发现,充电桩的使用率较高。在某充电站,两位新能源汽车车主还因争抢充电桩而发生争执。
不过,有当地新能源汽车车主表示,由于春节期间外地返乡车辆增多,导致充电桩变得紧张,但平时并不会出现找不到充电桩的局面,在市区里两三公里内就能找到可以充电的充电桩。但在一些停车场,燃油车占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车位的情况也时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