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炙手可热的赛道非新能源车莫属:
这一年,新能源车企的产业园及配套的工厂在全国遍地开花,获得地方政府的倾力支持;新能源车企用人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开出高价薪资争抢人才;
这一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7.4%(乘联会1-11月数据),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
这一年,中国超过德国成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在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萎靡不振的时候,新能源车俨然成了“全村的希望”。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最近发布的《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中指出,中国车市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助推之下,市场格局及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与用车习惯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演变。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之中,中国本土车企及其身后的智能电动汽车生态链无疑已拔得头筹。
然而,就在如此火热的市场环境和局势下,不少车企却感受到寒意阵阵,山雨欲来。
这一年,牛创新能源首款车自游家NV首款车型无法交付面临生存大考;曾经位列第一梯队的威马销量掉队行至危险边缘;爱驰、天际、恒驰等车企声量渐息,而看似站住脚跟的“蔚小理”、岚图、极狐、问界等车企也有各自的问题,他们基本上都没能完成年度销量KPI。
更为关键的是,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企难以实现盈利,只能亏损中押注一个更辉煌的明天。这使得很多亮眼的成绩都像是建立在一个虚幻的泡沫当中。
对于它们来说,2023年,很有可能是图穷匕见、刺破泡沫的一年。
考虑到新能源补贴政策结束和疫情对消费信心的负面影响,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乐观。大摩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2022年受补贴政策影响,需求已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中国目前的纯电动车渗透率已经超过20%,明年很难看到类似的增长速度。”
商业战略专家周掌柜对巨潮表示,“2023年有可能出现新能源车泡沫的阶段性破灭,会出现比洗牌更大的调整。”
竞争白热化
特斯拉这次降维杀价,己搅动了电车江湖的血雨腥风。
出乎不少人的意料,2023年伊始,特斯拉便迫不及待开启降价。
1月6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起售价降至22.99万元,而Model Y起售价降至25.99万元,两款车型均已降至历史最低价。
这已经是特斯拉在最近三个月的第二次降价了。2022年10月,特斯拉宣布降价,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降价幅度为1.4万元-3.7万元。
虽然这一举动招致了不少新车主的抱怨和差评,但面对严峻的竞争压力和不给力的销售状况,特斯拉降价抢市场已是必然选择。
特斯拉近日公布的年度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其全年交付量为1313851辆,同比增长40%。虽然已突破了百万辆大关,但交付量距离马斯克在2022年初定下的提升50%的目标仍有差距。在此背景下,2022年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约70%,创下自上市以来最糟糕的年度表现。
在国内市场,乘联会发布的预估销量显示,特斯拉在2022年12月交付了55796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这是五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这一数字较11月份下降44%,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