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背景下,8月份以来,产业链上市公司陆续发布投资、扩产相关动态。
8月23日,东山精密(26.990, 0.11, 0.41%)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贴近新能源汽车客户及其TierOne厂商,缩短大型产品运输半径,拟在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设立全资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计划投资总额为13亿元。
东山精密证券部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坚定看好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前景,本次投资将与公司主营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全资子公司的设立,将充分借助地理位置及场地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更好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推进新能源发展战略。”
《证券日报》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8月份以来,已有东山精密、华阳集团(44.680, -1.10, -2.40%)、拓普集团(78.060, -2.11, -2.63%)、上声电子(61.290, -2.71, -4.23%)、瑞可达(149.300, 4.87, 3.37%)、共进股份(8.810, -0.14, -1.56%)、铭科精技(27.330, -0.63, -2.25%)等30余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扩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
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发展
全球汽车工业稳步发展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发展。据中研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至2025年中国汽车配件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6.79万亿元。
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汽车的消费需求依旧有很大市场空间。随着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火爆,将带动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增量。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智能化、数字化、电动化、全球化和后市场规范化。”
周锡冰认为,汽车零部件领域前景向好,但也伴随着诸多挑战。比如,企业如何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传统降本增效手段收效甚微、供应链面临不确定性、全球业务管理能力不足等。
“零部件企业要从制造协同到生态联盟,与区域汽车厂商进行协同共生,承接其相关的零配件业务,提升相关产品的品质,同时通过技术研发,给区域汽车厂商提供解决方案,以此达成战略合作;以区域市场为重点,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以此为基础辐射全国甚至是全球市场。在汽车行业新能源、智能化趋势下,零部件企业如何充分利用并购整合,实现1+1>2,值得深思。”周锡冰表示。
“传统的汽车配件行业竞争激烈,低价竞争已经很难打开局面,但如果能集合优势力量联合发展,做好差异化竞争,不仅可以甩开竞争对手,还可以利用优势资源去并购重组,这就是产品差异化突破发展的机会。”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汽车电动化趋势已经形成,这对于汽配行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产业链重构趋势也已出现,企业要看清行业发展趋势,做好产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