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年检新规实行,改装/代人年检政策放松

   2019-10-25 3920
导读

我国的汽车年检制度对于爱车一族来讲,就像一根套在脖子上的绳索,虽然不会让人艰于呼吸,但始终让人感到处处受限制不太自由。尤

 我国的汽车年检制度对于爱车一族来讲,就像一根套在脖子上的绳索,虽然不会让人艰于呼吸,但始终让人感到处处受限制不太自由。尤其是在改配车方面,更是有着极为严苛的政策,不用说像国外那般对动力系统进行强化,就连某些外观上的变动同样不能通过年检。

    但是在消费下滑的现在,汽车后市场这一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重新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于是在汽车后市场占据了极大份额的改装领域【美国改装市场每年交易额高达3000亿人民币】,在近些年来就频频传出将会有松动的风声。

    终于在*的2019版的《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变动,套在爱车一族脖子上的绳索松绑了不少。其中不少在以往是坚决不能碰的改装项目,在新规中统统放开了限制,同时在针对老车年检方面也有了一些规定上的变动。总体而言,这一份新规对我国的改装文化发展,有着不小的好处。

    1.允许加装行李架、脚踏板、保险杠,允许更换轮毂、中网

    在*的《规程》中,已经放开了对加装行李架、脚踏板、中网、保险杠的限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行李架的高度被限制在300mm以内,加装超过这个高度的行李架依旧属于非法改装。

1

    此外作为改装的必修课,改轮毂在这项在本次的新《规程》中也受到了“照顾”,明确了再不改变车身宽度的情况下可以更换轮毂;不过可惜的是《规程》中对轮胎的要求依旧严苛,必须选用与原车尺寸数据一致的轮胎;也就是说轮毂这块仅仅只是放开了对“样式”的限制,在尺寸和ET值上依旧有着很严格的规定。

    而关于轮毂样式的改装,需要留意的是另一份将在2020年1月开始执行的国家标准,这份关于汽车车轮的国家标准,是针对车辆制造商以外的轮毂制造商所定下的标准。简单点来说,就是在2020年1月之后,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更换我们在市场上所买的别的样式的轮毂,换装轮毂正式走向合法化。【前提是轮胎三围数据不可变】

    2.允许改装排气,加装尾翼

    在此份新《规程》中,明确了一项规定:车辆外观改装的前提条件是不能改变车辆长度宽度,并明确测量车辆长度宽度时,凭据GB1589-2016国标尺度法则不该计入测量范围的装置、部件应除外。

4

    而查询GB1589-2016国标后,可以看到不计入测量的项目有以下这几种:外部遮阳装置、可拆卸的挂接或拖曳装置、排气尾管、空气进气管、可拆卸或可折叠的车辆后部导流装置(尾翼、下扰流)、后尾梯。也就是说这几项改装,在2019版的《规程》中被归为合法改装。

    此外在老车年检方面,新《规程》的规定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1.车主本人不必到场

    新《规程》中的检验资料要求一栏中,少了对车主身份证明的要求,只需要提供车辆送检人的身份证明即可。这么一来,在老车前往年检时,无论是请人代检还是亲友帮忙,都减少了许多的麻烦事。

41

    2.全程视频留痕

    新《规程》对年检过程做出了新规定,查验区的民警和检验员应佩戴执法记录仪,并实时上传公安部网络,以防检验员与黄牛传统,从根源上解决黄牛猖獗的问题。

    总体来看,2019版的《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对于改装而言,已经有了明显的放宽势态。在多个方面明显的做出了让步,给我们车主放出了不小的改装空间。虽然其中也有着遗憾,在安全范围内的动力改装以及轮毂改装,这两项受欢迎的改装项目还是没有完全的放开。

4

    不过这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要知道的是早在2008年的《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中,甚至有着:“更换发动机和车身车架在内的改装,可以在改装后再行登记”的规定。但也正是这种政策的放开,导致了恶性交通事故数量的急剧攀升,让相关部门不得不再次关上了改装的大门。

    此次对车辆年检力度的放松,无疑释放出了一种友善的信号;不过我们也得珍惜这一次的机会,健康安全的发展改装文化;不然若是由于非法改装再次导致频发的交通事故,好不容易才打开的改装门缝,很可能又将再次关闭。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1322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