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汽车零部件行业GS1标准应用研讨会隆重召开

   2019-08-21 鼎证物联1320
导读

2019年5月15日,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国美控股集团指导,北京鼎证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梅山保税港区标准化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产

 2019年5月15日,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国美控股集团指导,北京鼎证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梅山保税港区标准化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产业园主办,浙江省物品编码中心、长春市标准研究院、玉环市汽摩配行业协会和车服云(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汽车零部件行业GS1标准应用研讨会,在浙江省玉环市隆重召开。研讨会重点探讨如何将GS1标准应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引导企业对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维修等环节的信息进行标识、采集、传递和关联管理,实现产业链各节点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本次会议由北京鼎证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栋主持。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汽车零部件行业负责人于颖、浙江省物品编码中心条码管理中心副主任丁炜、长春市标准研究院院长秦晓辉、玉环市汽摩配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士亮、北京鼎证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车服云(宁波)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道溢、梅山保税港区标准化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产业园总经理吴国定、总经理助理吴稼树、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李强、上海艾舜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AP事业部副总经理龚振飞及玉环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共计约15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伊始,玉环市汽摩配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士亮为大会致辞,胡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汽车零部件作为特殊的商品,不管是配套市场,还是售后市场,都面临着统一编码的问题,统一编码是每一个企业必然要采用的产品表达形式。
 
 
浙江省物品编码中心条码管理中心副主任丁炜在致辞中提出,全球统一编码与标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商品条码如何在企业产品中得到有效的深度应用以及政策解析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汽车零部件行业负责人于颖详细介绍了GS1标准在零部件行业的应用案例,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商品条码的申请和使用。GS1标准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消费者配件查询、配件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物流、服装等25个商业流通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全球供应链效率。
 
 
长春市标准研究院院长秦晓辉为大家带来了《GS1标准追溯助力汽车零部件后市场发展》的主题演讲,演讲主要围绕汽车零部件后市场的分析、基于GS1编码的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追溯对汽车零部件后市场的作用和服务供给等几个方面。未来,长春市标准研究院将携手国美在追溯领域中为汽配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共同助力汽车零部件后市场的发展。
 
 
北京鼎证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车服云(宁波)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道溢重点介绍了国标委《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建设、国美集团在汽车后市场产业布局、汽车零部件编码与质量追溯平台和可信配件交易平台。李总表示,将依托试点项目和两个平台的建设,最终打造可信汽配交易闭环平台系统,从而驱动汽车后市场全产业链所有节点的利益,持续提升终端用户消费体验。
 
 
接下来的签约仪式上,北京鼎证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长春市标准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汽车维修服务及汽车零部件销售等环节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共同促进商品条码的规范使用,并就商品基础属性标准、信息共享、追溯平台推广、编码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促进企业产品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管理,推动商品条码在行业内的追溯应用,发挥编码在市场的应用价值。
 
 
梅山保税港区标准化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产业园总经理助理吴稼树对产业园进行了介绍。产业园将从标准化、金融、保险、跨国贸易、大数据等几个方面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和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研讨会上,上海艾舜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AP事业部副总经理龚振飞和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李强也分别作了相关主题分享。
 
 
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指导,在玉环市汽摩配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并依托国美集团专业化的汽车后市场运营管理团队,鼎证物联和车服云公司将通过GS1标准体系,在交易、物流、信息、编码、数据、金融、追溯等各个环节进行科技创新和模式革新,帮助生产企业对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标准化标识,为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提供有效手段,提升智能制造、智能仓储、智能流通、维修服务等信息化水平和企业产品竞争力,推动国内优秀的汽车零部件品牌建设及市场效益提升。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128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