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继续延续良好表现,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1至7月份,汽车出口253.3万辆,同比增长67.9%,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速超过了传统燃油车,1至7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了超过1.5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领先优势,产业链相对完善且稳定,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今年来看,我们预计全年汽车的出口将超过4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稳超100万辆。
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量增速明显
今年以来,我国的外贸“新三样”表现亮眼。这里的新三样指的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占新能源汽车绝大多数的电动汽车成为拉动汽车出口猛增的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上海海通码头平均每个月电动汽车的出口量都保持在上千辆以上。上汽集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上汽海外市场新能源车销售17.2万辆,同比增长214.9%。不仅如此,在福建宁德港,3月中旬,从宁德至墨西哥的国际自营航线首发启航,首批千辆新车驶向墨西哥。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出口的电动载人汽车增速明显,同比增长达195.5%,出口12.7亿元。
福州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黄明娟:福建省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大幅增长,一个是市场的需求,对新能源、绿色能源的需求持续扩大。第二方面是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也有很大的提升。
在江苏苏州港的太仓港区,7月中旬,自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专班开通以来,这里十分忙碌,日前首航专班货轮装载了2797台新能源汽车驶往南美。据统计,太仓港区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汽车出口17.2万辆,同比增长11.3倍,其中出口新能源汽车9万辆,占比52.3%。
记者注意到,电动汽车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出口海外的价格也表现亮眼。在广西南宁,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去年的产量为5万辆,其中5000辆出口到泰国,平均每辆汽车的销售价格为13万元,大大高于国内7万元的价格。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拉动全国外贸增长新动能的“新三样”中的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63.8%。
欧洲正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一大增量市场
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有怎样的优势?缘何受到海外市场的青睐?
这段时间,芬兰商务促进局大中华区负责人田马可十分关注中国产的电动汽车,他告诉记者,芬兰的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目前芬兰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20%,其中50%来自私家车,他们计划到2025年底,将有25%的新车是纯电动或者是天然气的。田马可说,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拥有技术领先的优势,他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入芬兰市场充满期待。
芬兰商务促进局大中华区负责人田马可:我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市场前景毫无怀疑。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将占据欧洲市场15%的份额。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换道超车”,让中国车企有机会走进像德国这样的传统车企大本营。欧洲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一大增量市场,其中,新能源汽车贡献了重要的增量。长城汽车欧洲业务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欧洲是一个相对传统的汽车市场,本土汽车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这一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针对电动化汽车,人们对于品牌接受度更加包容,甚至会更倾向于中国的品牌。
长城汽车欧洲区域首席商务官 斯蒂芬·科斯特:2023年的前四个月,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增加到了7.3%。中国是汽车行业电气化的先驱,许多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性能和安全性方面都与国际品牌相竞争。在数字化、舒适性等方面,中国汽车已经赶上了欧洲品牌。
为了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更好走向海外市场,日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单位邀请世界各国驻华使馆参赞,走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秀企业,在科研、生产、销售环节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为中国汽车搭建出海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