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欢迎来到上海工洲阀门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 暂无新闻
产品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芳艺
  • 电话:86-021-51875781
  • 传真:86-021-61927550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供应产品 > 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
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
产品: 浏览次数:630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 
品牌: 工洲
空气消耗量: 4.5gpm
驱动方式: 气动
单价: 570.00元/件
最小起订量: 300 件
供货总量: 300 件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2-03-28 01:14
 
详细信息
空气消耗量 4.5gpm
驱动方式 气动
性能 耐腐蚀,耐磨
用途 隔膜泵
品牌 伽利略
型号 QBK40

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








【QBYQBK气动隔膜泵】产品概述:

伽利略Galileo气动隔膜泵是一种输送机械,采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共有八种规格直径:¢10mm(3/8")、¢15mm(1/2")、¢25mm(1")、¢40mm( 1 1/2")、¢50mm(2")、¢65mm( 2 1/2")、¢80mm(3")、¢100mm(4")。材质:铝合金、铸铁、不锈钢、塑料。隔膜泵根据不同液体介质分别采用丁晴橡胶、氯丁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该泵自投产以来,已被国内一千多家石油、化工、电子、陶瓷、纺织、油漆、制药机械系统单位采用,安置在种特殊场合,用来抽送各种常规泵不能抽吸的介质,且替代齿轮泵的理想产品,均取的了满意的效果。

【QBYQBK气动隔膜泵】型号意义:

 

【QBYQBK气动隔膜泵】性能参数:

 


材质有:铸钢铸钢四氟铝合金铝合金 四氟不锈钢材质304不锈钢材质304四氟不锈钢材质316不锈钢材质316四氟不锈钢材质316L不锈钢材质316L四氟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四氟全氟(请根据用户使用介质选择合适的材质)
【QBYQBK气动隔膜泵】产品特点:

1、不需灌引水,吸程高达5米,扬程达70米,出口压力≧0.8Mpa
2、流动宽敞,通过性能好,允许通过大颗粒直径达10毫米。抽送泥浆、杂质时,对泵磨损甚微;
3、扬程、流量可通过气阀开度实现无级调节(气压调节在1-7bar之间)
4、该泵无旋转部件,没有轴封,隔膜等抽送的介质与泵的运动部件、工件介质完全隔开,所输送的介质不会向外泄漏。所以抽送有毒、易挥发或腐蚀性介质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身安全;
5、不必用电,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安全可靠
6、可以浸没在介质中工作
7、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开停只需简单地打开和关闭气体阀门,即使由于意外情况而长时间无介质运行或突然停机泵也不会因此而损坏,一旦超负荷,泵会自动地停机,具有自我保护性能,当负荷恢复正常后,又能自动启动运行;
8、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该泵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泵输送的介质不会接触到配气阀,联杆等运动部件,不像其他类型的泵因转子、活塞、齿轮、叶片等部件的磨损而使性能逐步下降;
9、可输送较粘的液体(粘度在1万厘泊以下);
10、本泵无须用油润滑,即使空转,对泵也无任何影响,这是该泵一大特点;

【QBYQBK气动隔膜泵】主要用途:

  1、泵吸油漆、树胶、颜料。
  2、粘合剂和胶水、全部种类可用泵吸取。
  3、泵吸花生酱、泡菜、土豆泥、小红肠、果酱苹果浆、巧克力等。
  4、各种瓦、瓷、砖器及陶器釉浆。
  5、油井钻好后,用泵吸沉积物及灌浆。
  6、泵吸各种乳剂和填料。
  7、泵吸各种污水。
  8、用泵为油轮,驳船清仓吸取仓内污水。
  9、啤酒花及发酵粉稀浆、糖浆、糖密。
  10、泵吸矿井、坑道、隧道、选矿、矿渣中的积水。泵吸水泥灌浆及灰浆。
  11、各种橡胶浆。
  12、各种磨料、腐蚀剂、石油及泥浆、清洗油垢及一般容器。
  13、各种剧毒、易燃、易挥发液体。
  14、各种强酸、强碱、强腐蚀液体。
  15、各种高温液体高可耐150℃。
  16、作为各种固液体分离设备的前级送压装置

【QBYQBK气动隔膜泵】产品结构图:

1

进  气  口

4

圆  球

7

连  杆

10

泵进口

2

配气阀体

5

球  座

8

连杆铜套

11

排气口

3

配  气  阀

6

隔  膜

9

中间支架

 

 

【QBYQBK气动隔膜泵】泵体材料代号:

泵体材料

代号

泵体材料

代号

铝合金

L

不锈钢

B

铸铁

Z

衬胶

ZCJ

工程塑料

S

衬氟

ZCF

【QBYQBK气动隔膜泵】隔膜材料代号:

隔膜材料

代号

隔膜材料

代号

丁晴橡胶

NBR

氯丁橡胶

CR

氟橡胶

F

四氟橡胶

F46

乙丙橡胶

EPDM

 

 

【QBYQBK气动隔膜泵】膜片材料选择:

注:★-有 ∕-无 三、几种隔膜材料特性

隔膜品种介质种类

丁睛橡胶

氯丁橡胶

氟橡胶

聚四氟乙烯

食品橡胶

×

×

 


×

×

 

浓硫酸

×

×

 

浓盐酸

×

 

浓磷酸

×

 

浓醋酸

×

×

×

 

 

无水氨

 

稀硝酸

×

×

 

稀硫酸

 

稀盐酸

×

 

 

 

【QBYQBK气动隔膜泵】安装尺寸图:




声明:由于产品一直在更新,本文中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均只适用于参考,QBY型铸铁气动隔膜泵性能参数、QBY型铸铁气动隔膜泵使用场合、QBY型铸铁气动隔膜泵材质要求、QBY型铸铁气动隔膜泵结构、QBY型铸铁气动隔膜泵安装尺寸以及QBY型铸铁气动隔膜泵的价格等详情,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木箱、泡沫或纸箱包装,因本泵属于重物只能发物流(需到物流站自提),其它疑问请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承诺

1.产品提供免费维修一年,免费维保期间内如发生非人为原因引起的损坏(不可抗力原因除外),上海苍茂实业将及时免费更换和修理。

2.产品实行终身包修,免费保修期满后买方如委托上海苍茂实业进行维护保养,上海苍茂实业将对设备进行维护更换件(),并详细列出维保内容。

3.上海苍茂实业本着以客户利益为,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尽己所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做好售后服务。

产品品质承诺

1.上海苍茂实业对产品的质量及交货期负责,产品交货之日起质保期为一年(易损件三个月),终身维护。对于产品质量引起的后果,上海苍茂实业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后果,上海苍茂实业将以低成本价对设备进行维护。

2.对所有分供方都进行考察、评审,所有产品的采购都只在合格分供方进行。对分供方所提供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需经过严格复查,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3.产品制造严格执行“双三检”制度,不合格零件不转序、不装配、不出厂;



 相关信息欢迎咨询...自1998年以后,在实物商品经济领域,中国已经事实上部分地左右了世界经济,中国进口增长,则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抬高;中国出口增长,则货膨胀水平降低。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作出了双重贡献:中国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出口增长降低了货膨胀水平,帮助了所有;中国的进口增长抬高了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帮助了许多能源、原材料出口国,尤其是俄国、巴西和阿根廷,并助其提前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债务。不管中国是否愿意对全球做如此大的贡献,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经济间不匹配的前提下,中国并无太多选择。
  的中国要和平崛起,由于大量的人口输出已不现实,中国必然长期面临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问题。可以想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进出口占GDP的比例不宜太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低收入,中国若高储蓄,何来高投资?穷国是很难借到钱的。
像许多其他一样,中国是一个净资本输出国,主要输出到,不少的资本输出投资在低回报的长期国债上。与此同时,中国大量引进外资,投资在高回报的合资或外资独资企业上。引进外资有利于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引进人才。
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增长但金融市场欠发达的而言,其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自不待言。设想哪一个大国有中国的近三十年的持续经济高速增长?由于中国面临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现实要求中国与国际社会分享经济增长果实,而中国金融市场欠发达,中国在鼓励国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同时,有必要继续引进外资。国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应该是一个渐进而不是跃进的过程。在国内金融机构和市场做大做强之前,大跃进式的资本输出风险大。
 3.何解失衡?
 借的债太多吗?国债占GDP60%多。的隐形债务比很多发达甚至发展中都要低。一般地说,个人储蓄率低。但如果把个人金融财产都包括进来,则个人储蓄率也不太低。相比之下,日本国债占GDP超过120%。主要欧盟的国债超过GDP60%,而且养老金口等隐形债务较大。
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GDP年均增速3.5%,贸易增长7%,国际资本流入的增长速度是14%,表明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增强,金融资产明显扩张。大量资本流到,投资在低回报的长期国债上,而大量资本流到他国,投资在高回报的短期股票和其他金融产品上。近的研究成果表明,仅此利差一项,美元的10%贬值即可导致相当于5.9%GDP的财富转移到。因为在全世界金融体系中美元仍是基准货币,美元的铸币税在美元贬值或美元通货膨胀下也导致大量的财富转移到。这种能力是一个非全球中心难以梦想的。
 在讨论一个的财政政策时,经常会看一个指标:一国的负债占GDP的百分比。一般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用的指标是60%,一国借债超过60%的话,会有较大的还款风险。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一个借债水平的上限在哪里?这个上限的世界纪录发生于1818-1848年,地点在英国,英国当时借债占GDP百分比高达250%。这里面涉及了两个问题,英国发行的国债得有人买,投资者愿意买而不是被强迫地买。二从英国的实力来说,以现金流往回折算,它要有能力支付。250%确实是很了不得,但英国是当时的全球中心。
 讨论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借债风险比较高。但笔者个人看法,离这个上限还差得很远,但的低储蓄问题更为令人担心。像这样一个大国,在其货币成为全世界金融体系基准货币的前提下,如果需要,它的借债上限应该不难超过其GDP的120%到150%,尽管可能能力做到250%。60%的标准不是道理,但只适用于金融市场不完备的小国、发展中、发达但非全球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过程中,作为全球化中心的,其经济行为不能用一般的标准来判断。除了之外,中国也正在变成一个中心,所以用一般的发展中的眼光看中国,也会有很多的问题。
  中美经济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系问题,未来摩擦可能会增加,但不至于失控。中美经济关系在很多方面是天然的伙伴,比如中国储蓄多,消费多,中国劳动力多,土地多。中美经济分开看都面临较大的经济失衡问题,但放在一起看则失衡问题不大。从中美经济的互补性这个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的所谓失衡可以理解为一种动态均衡。在中美经济均有良好发展势态、全球经济发展加速的时候,中美经济关系失控的可能性更小。中国应抓紧有利时机快速稳定地发展经济并逐步减少结构性失衡。
 三、国际石油、粮食和原材料市场风险
 再看国际石油、粮食和原材料市场的风险。石油价格在过去的三十五年中经历了巨大波动。在经历了198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石油价格一路下滑,到1998年每桶价格不足20美元,但之后一路上扬,目前已经到达了每桶70美元左右。另外,在过去的三十五年中粮食价格小幅度上升,而且升幅比较平稳。与之相比金属等原材料价格经历了较大波动并于2002年之后大幅度上升。
 虽然粮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但从国际粮食供求关系和价格来看,则基本可以判断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的风险不会很大。国际粮食生产能力大于需求量,所以不少发达都引入了不同类型的粮食限产措施。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可以逐步加大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来解决国内粮食问题的力度。
国际石油和原材料市场的风险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原材料市场的风险。199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石油和原材料市场有着一个全新的、紧密的互动关系。1998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显著影响世界的起始年,这有几方面的原因。
 ,中国经济经历了二十年高速增长。二,1997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紧接着发生了1998年的俄国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和原材料及石油市场发生巨大危机。三,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而当时所有发达和发展中均表现乏力。中国恰在此时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几年的全球石油市场价格似乎由中国一国的进口决定而与其他因素无关,尽管此时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仍然不大。但是这一现象四年后才为外国所关注。
  石油风险虽然应该引起重视,但近期出现能源危机的可能性不大。这有几方面的原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一方面是石油大的进口国和消耗国,也在相当程度上掌握着石油的定价权。另一方面,石油价格的持速上涨将有利于俄国国力的提升。同时,大多数西方都是石油进口国和消耗国,其利益与基本一致。基于其利益,以为首的西方政府不愿意看到石油价格无限制大幅上涨。作为全世界的石油价格定价中心,可以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降低石油价格上涨的风险。西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与OPEC谈判等方式限制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因之可以跟着分享这一利益,不大可能面临能源危机(但不排除政治因素)。
与石油风险相比,中国更应该关注国际原材料市场的风险。等发达大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但不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后工业化的发达已经把依赖原材料的制造业转移到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由此而来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原材料消耗成为发展中的后发劣势之一。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资源状况,决定了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原材料如果价格上涨,则会严重危及中国经济成长。然而,国际原材料期货市场的定价权在伦敦、纽约。由于中国对国际原材料期货市场定价机制影响甚微,所以一旦国际金融市场上有大量炒作,可能引发中国的原材料危机。
四、争取定价权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变得非常重要。1998年后的全球石油市场价格狂升和几年后的铁矿石、铜、铝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不仅与需求增加有关,同时也与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行为相关。
过去20年,由于中国金融市场欠发达,不少外国机构投资者不得其门而入,因此必然依靠国际投资甚至投机来分享中国持续经济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速增长的回报。由此引起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高企是自然现象。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人均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只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三分之一,即使靠节约消耗、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消费产业,人均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则会严重危及中国经济成长。作为一个发展中,中国人均收入仍然较低,劳动力便宜,而且城市化尚未完成,决定了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需要国际市场的需求来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在中国国际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日益增加的前提下,应该大力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尤其在原材料和批发、零售业进行跨国并购,取得原材料生产和市场的主导权。
 与此同时,中国到了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时候了。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间的不匹配和不相容成为日益突出的矛盾,并已成为制约中国能否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关键之一。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需要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发展壮大并走出去,但如果相当强大的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走出去的战略难以实施,中国经济的崛起难以实现。可以说只要中国资本市场欠发达的状况不改善,中国面临的原材料和市场危机不会解除,不管中国在实物商品经济领域成多大。
 因此中国必须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发展金融业。在金融领域必须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包括外汇和利率期货市场。这要求中国进一步增加利率和汇率的灵活性。
同时,中国要争取尽快确立中国在世界原材料期货市场中的定价中心地位。作为世界上大的原材料进口国,中国具有确立在世界原材料期货市场中的定价中心地位的必要条件。石油定价权原来也不在,但作为国际上石油大的进口国,的利益促使其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定价中心。
总之,中国应积成为全球化中的重要力量,研究全球化中的新问题,善用全球化中的有利因素,化解全球化中的风险,使中国经济在2018年更上一层楼。如果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018年中国经济能够融入世界,2038年中国经济可能世界。从国际市场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的连续二十七年的高速增长。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79元,相当于168美元,而且当时人民币值被高估。2005年人均GDP超过1700美元,十倍于1978年的水平,而且现在人民面临升值的压力。其间GDP增长幅度更超过十倍。中国经济的崛起改变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目前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成为全球四大经济。
 如以1978年为改革开放元年,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的实际影响力在1998年开始为世界瞩目,尽管当时中外者和政治家并未认清这一重要里程碑。可以说,经历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从一个相对封闭的、濒临崩溃的经济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开始影响世界的经济。1978年中国经济开始面向世界,1998年中国经济开始影响世界。
四年之后,即自2002年始,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为众人瞩目。人民币从面临贬值压力到逐步在周边流通,人民币汇率改革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与此同时,石油、铁矿石及铜等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中国经济的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一个世界奇迹。在众多经济因素中,三个重要因素尤其重要:近三十年来的持续改革开放所推进的市场化(Marketization)、城镇化(Urbanization)、全球化(Globalization)。笔者称其为中国经济发展的MUG模型。
 1998年之后的二十年即2018年。中国的经济那时将如何?能否再上一个大台阶并真正溶入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是继亚洲四小龙之后顺利超过年人均GDP5000美元的水平,还是步拉丁美洲经济之后进入相对高风险的发展或停滞阶段?
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仍很强劲,但其发展也面临新的国际挑战。从国际市场视角看,未来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能力,以及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互动导致中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中国面临怎样的国际环境?全球失衡问题多严重?中国面临多大的石油、粮食和原材料价格风险?中国应如何化解国际市场风险?
的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与世界经济互动的时代。世界经济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不断加快全球化步伐,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而全球化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全球化的本质,对外部环境和当前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善用全球化中的有利因素,并化解全球化中的风险;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一、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
 认识中国发展面临的长期外部环境离不开历史观和全球观。与历史上英、美等国的崛起不同,中国崛起和发展面临着新挑战。18世纪大英帝国的崛起靠的是殖民和军事侵占。其时全球金融一体化尚未完成,国际金融市场尚不太重要。大英帝国的工业化所需要的原材料是靠殖民圈地,直接占领原材料市场来完成。大英帝国的剩余劳动力靠殖民输出,因此不存在多余劳动力的问题。海外市场也是靠殖民和军事霸权来实现的。其时,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全世界超过七成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均在英国伦敦完成。
19世纪末,地大物博,人口稀少,且在当时的世界版图上偏于一隅。其自有的原材料即可满足其工业化的需要。由于地广人稀,也不存在多余劳动力的问题。因此其崛起不存在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问题。其他一些的经济崛起由于较小、人口较少,或者因为政治原因得到西方大国的无条件市场开放,与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相当不同。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很少,近30%的石油、45%的铁矿石及10类有色金属中的44%需要仰赖进口。的中国要和平崛起,既不存在大量移民的机会,又必须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巨大的压力和影响,同时还面临着其他发展中大国在石油和原材料方面越来越大的竞争。
由于大量的人口输出已不现实,中国的崛起必然长期面临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问题。中国富余的是人力资源,少的是自然资源和市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即全球自然资源和中国人力资源、全球消费品市场和中国生产、技术和金融市场。坚持对外开放并有效利用两个市场来解决两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将是支撑中国经济持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何惧失衡?
要认清中国面临的国际风险必须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一个正确判断。对中国而言,如何认识国际经济失衡与国际石油、粮食和原材料市场的风险是两个关键问题。
 不少人认为,当今全球经济失衡问题非常严重,迫切需要解决,而两个面临相对较大经济失衡问题的恰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动力国——和中国。但笔者个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结构性问题,而结构性调整需要假以时日,好在稳定增长中逐步解决。中美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目前中美经济均有良好发展势态。中国应抓紧有利时机快速稳定地发展经济,而则需要尽快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
 同时,笔者认为在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过程中,全球化里面的中心的经济行为不能用一般来分析和判断。除了之外,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但也正在变成一个中心,所以用一般的发展中的眼光看中国的问题也会有很多的不足,并可能影响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1.何为失衡?
世界上有些无需考虑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但基本上是较小的、相对封闭的,或者是相对自给自足的。只要各国资源不同、劳动力报酬不同,或者面临的冲击不同,那么通过国际贸易会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一部分。失衡是动态的表现,是经常性的,均衡才是短期现象,是相对的。
 世界经济在历史上面临过几次大的失衡,经常与大的技术革命或者一个大国的经济崛起有关。这类革命或者经济崛起要求利益重新分配。纺织机的发明及的经济崛起曾经引起棉花、纺织品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但世界经济继续发展,人类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则不断提高。
  2.何国失衡?
 当今世界两个面临较大经济失衡问题的是和中国。这两个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其相对失衡帮助了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向新的更好的相对均衡的必要条件。过去几年中,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从、欧洲、日本转向了和中国这两个。目前,经济占全球经济的30%,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50%左右;而中国凭借只占世界经济5%的经济实力,却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25%左右。目前中美经济均有良好发展势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恰恰是在过去几年中欧洲的不景气和日本的衰退。
  先看。的内部结构不平衡已经众所周知。过去5年中,财政经历了从盈余到赤字的彻底反转。今年经常项目进一步恶化。低储蓄率和超额消费迫使债台高筑。政府债务已占到了整个债务的65%以上,偿债率已经超过了25%,达到了所谓公认的国际警戒线。
  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先进、劳动力市场灵活、资本市场发达、在主要发达中经济增长速度属快之一。人均生产率在主要发达中是高的,比欧洲共同体高出三分之一。换言之,是富国大国,不借债,谁更应该借债?
  再看中国。中国经济高增长、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和高进口。中国进出口占GDP近70%,在大国中是少见的。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快的,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自1998年以后,在实物商品经济领域,中国已经事实上部分地左右了世界经济,中国进口增长,则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抬高;中国出口增长,则货膨胀水平降低。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作出了双重贡献:中国的出口增长降低了货膨胀水平,帮助了所有;中国的进口增长抬高了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帮助了许多能源、原材料出口国,尤其是俄国、巴西和阿根廷,并助其提前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债务。不管中国是否愿意对全球做如此大的贡献,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经济间不匹配的前提下,中国并无太多选择。
  的中国要和平崛起,由于大量的人口输出已不现实,中国必然长期面临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问题。可以想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进出口占GDP的比例不宜太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低收入,中国若高储蓄,何来高投资?穷国是很难借到钱的。
像许多其他一样,中国是一个净资本输出国,主要输出到,不少的资本输出投资在低回报的长期国债上。与此同时,中国大量引进外资,投资在高回报的合资或外资独资企业上。引进外资有利于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引进人才。
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增长但金融市场欠发达的而言,其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自不待言。设想哪一个大国有中国的近三十年的持续经济高速增长?由于中国面临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现实要求中国与国际社会分享经济增长果实,而中国金融市场欠发达,中国在鼓励国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同时,有必要继续引进外资。国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应该是一个渐进而不是跃进的过程。在国内金融机构和市场做大做强之前,大跃进式的资本输出风险大。
 3.何解失衡?
 借的债太多吗?国债占GDP60%多。的隐形债务比很多发达甚至发展中都要低。一般地说,个人储蓄率低。但如果把个人金融财产都包括进来,则个人储蓄率也不太低。相比之下,日本国债占GDP超过120%。主要欧盟的国债超过GDP60%,而且养老金口等隐形债务较大。
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GDP年均增速3.5%,贸易增长7%,国际资本流入的增长速度是14%,表明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增强,金融资产明显扩张。大量资本流到,投资在低回报的长期国债上,而大量资本流到他国,投资在高回报的短期股票和其他金融产品上。近的研究成果表明,仅此利差一项,美元的10%贬值即可导致相当于5.9%GDP的财富转移到。因为在全世界金融体系中美元仍是基准货币,美元的铸币税在美元贬值或美元通货膨胀下也导致大量的财富转移到。这种能力是一个非全球中心难以梦想的。
 在讨论一个的财政政策时,经常会看一个指标:一国的负债占GDP的百分比。一般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用的指标是60%,一国借债超过60%的话,会有较大的还款风险。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一个借债水平的上限在哪里?这个上限的世界纪录发生于1818-1848年,地点在英国,英国当时借债占GDP百分比高达250%。这里面涉及了两个问题,英国发行的国债得有人买,投资者愿意买而不是被强迫地买。二从英国的实力来说,以现金流往回折算,它要有能力支付。250%确实是很了不得,但英国是当时的全球中心。
 讨论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借债风险比较高。但笔者个人看法,离这个上限还差得很远,但的低储蓄问题更为令人担心。像这样一个大国,在其货币成为全世界金融体系基准货币的前提下,如果需要,它的借债上限应该不难超过其GDP的120%到150%,尽管可能能力做到250%。60%的标准不是道理,但只适用于金融市场不完备的小国、发展中、发达但非全球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过程中,作为全球化中心的,其经济行为不能用一般的标准来判断。除了之外,中国也正在变成一个中心,所以用一般的发展中的眼光看中国,也会有很多的问题。
  中美经济关系问题,未来摩擦可能会增加,但不至于失控。中美经济关系在很多方面是天然的伙伴,比如中国储蓄多,消费多,中国劳动力多,土地多。中美经济分开看都面临较大的经济失衡问题,但放在一起看则失衡问题不大。从中美经济的互补性这个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的所谓失衡可以理解为一种动态均衡。在中美经济均有良好发展势态、全球经济发展加速的时候,中美经济关系失控的可能性更小。中国应抓紧有利时机快速稳定地发展经济并逐步减少结构性失衡。
 三、国际石油、粮食和原材料市场风险
 再看国际石油、粮食和原材料市场的风险。石油价格在过去的三十五年中经历了巨大波动。在经历了198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石油价格一路下滑,到1998年每桶价格不足20美元,但之后一路上扬,目前已经到达了每桶70美元左右。另外,在过去的三十五年中粮食价格小幅度上升,而且升幅比较平稳。与之相比金属等原材料价格经历了较大波动并于2002年之后大幅度上升。
 虽然粮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但从国际粮食供求关系和价格来看,则基本可以判断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的风险不会很大。国际粮食生产能力大于需求量,所以不少发达都引入了不同类型的粮食限产措施。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可以逐步加大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来解决国内粮食问题的力度。
国际石油和原材料市场的风险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原材料市场的风险。199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石油和原材料市场有着一个全新的、紧密的互动关系。1998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显著影响世界的起始年,这有几方面的原因。
 ,中国经济经历了二十年高速增长。二,1997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紧接着发生了1998年的俄国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和原材料及石油市场发生巨大危机。三,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而当时所有发达和发展中均表现乏力。中国恰在此时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几年的全球石油市场价格似乎由中国一国的进口决定而与其他因素无关,尽管此时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仍然不大。但是这一现象四年后才为外国所关注。
  石油风险虽然应该引起重视,但近期出现能源危机的可能性不大。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石油大的进口国和消耗国,也在相当程度上掌握着石油的定价权。另一方面,石油价格的持速上涨将有利于俄国国力的提升。同时,大多数西方都是石油进口国和消耗国,其利益与基本一致。基于其利益,以为首的西方政府不愿意看到石油价格无限制大幅上涨。作为全世界的石油价格定价中心,可以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降低石油价格上涨的风险。西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与OPEC谈判等方式限制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因之可以跟着分享这一利益,不大可能面临能源危机(但不排除政治因素)。
与石油风险相比,中国更应该关注国际原材料市场的风险。等发达大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但不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后工业化的发达已经把依赖原材料的制造业转移到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由此而来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原材料消耗成为发展中的后发劣势之一。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资源状况,决定了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原材料如果价格上涨,则会严重危及中国经济成长。然而,国际原材料期货市场的定价权在伦敦、纽约。由于中国对国际原材料期货市场定价机制影响甚微,所以一旦国际金融市场上有大量炒作,可能引发中国的原材料危机。
四、争取定价权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变得非常重要。1998年后的全球石油市场价格狂升和几年后的铁矿石、铜、铝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不仅与需求增加有关,同时也与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行为相关。
过去20年,由于中国金融市场欠发达,不少外国机构投资者不得其门而入,因此必然依靠国际投资甚至投机来分享中国持续经济高速增长的回报。由此引起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高企是自然现象。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人均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只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三分之一,即使靠节约消耗、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消费产业,人均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则会严重危及中国经济成长。作为一个发展中,中国人均收入仍然较低,劳动力便宜,而且城市化尚未完成,决定了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需要国际市场的需求来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在中国国际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日益增加的前提下,应该大力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尤其在原材料和批发、零售业进行跨国并购,取得原材料生产和市场的主导权。
 与此同时,中国到了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时候了。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间的不匹配和不相容成为日益突出的矛盾,并已成为制约中国能否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关键之一。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需要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发展壮大并走出去,但如果相当强大的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走出去的战略难以实施,中国经济的崛起难以实现。可以说只要中国资本市场欠发达的状况不改善,中国面临的原材料和市场危机不会解除,不管中国在实物商品经济领域成多大。
 因此中国必须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发展金融业。在金融领域必须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包括外汇和利率期货市场。这要求中国进一步增加利率和汇率的灵活性。
同时,中国要争取尽快确立中国在世界原材料期货市场中的定价中心地位。作为世界上大的原材料进口国,中国具有确立在世界原材料期货市场中的定价中心地位的必要条件。石油定价权原来也不在,但作为国际上石油大的进口国,的利益促使其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定价中心。
总之,中国应积成为全球化中的重要力量,研究全球化中的新问题,善用全球化中的有利因素,化解全球化中的风险,使中国经济在2018年更上一层楼。如果2018年中国经济能够融入世界,2038年中国经济可能世界。三月份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同比上升17%
五月十九日电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二零零六年三月与二零零五年三月比较,香港的商品转口货量上升百分之十六点三,而港产品出口货量则显着上升百分之三十六点一。两者合计,商品整体出口货量上升百分之十七点三。同时,商品进口货量亦录得百分之十六点三的升幅。
 与二零零五年三月比较,二零零六年三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价格微跌百分之零点一
,其中转口价格微升百分之零点一,而港产品出口价格则跌百分之三点八;另一方面,商品进口价格上升百分之零点九。
港府统计处十九日发表二零零六年三月份对外商品贸易货量及价格统计数字。今年首季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量按年升百分之十四点六,其中转口货量升百分之十三点二,港产品货量则上升百分之四十二点三。
  季内商品整体出口价格跌百分之零点三,其中转口价格跌百分之零点二,港产品出口价格则跌百分之二点九。
今年首季整体商品进口货量升百分之十三点九,进口价格则微升百分之一。
经季节性调整后,今年首季与二00五年四季比较,商品整体出口货量按季升百分之二点五,其中转口货量升百分之二点九,港产品出口货量跌百分之二点七;而商品进口货量则升百分之三点八。
贸易价格比率指数是根据商品整体出口价格指数与商品进口价格指数的比率计算出来。与二零零五年同期比较,这指数在二零零六年三月及在二零零六年首季分别下跌百分之一及百分之一点三。
受南方电网输送线路限制粤今年难享更多三峡电
在19日下午三峡大坝全线到顶新闻媒体见面会上,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诚表示,今年暂无计划要向南方电网增加输送量。
张诚称,按照规划,广东的用电由其它电力公司供应,并不由他们供应,但由于南方电力紧张,他们去年还是向南方电网输送了近100亿度的电量。
张诚表示,今年暂无计划要向南方电网增加输送量。即使是今年规划的金沙江电力,暂时也考虑向南方电网输送。他强调,增加输电量不取决于他们电力公司,他们仅仅是一个电源,输送量由控制。另外,限制向南方电网输送电力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现有的输送线路仅仅能发送300万千瓦的电量。
  据介绍,三峡电输送往10个省份,原计划向10个省份分配电量,但是受到条件的限制,终由三峡发电站将电输送到各大电网,再由电网分配,向各省的输送量由电网控制。
 三峡每度电的售价在0.21元-0.29元/度,重庆享有低售价0.21元/度,输送往南方电网的价格是0.29元/度。另外,输往南方电网的电力每度还得加上0.08元的输送费用,实际达到0.37元/度。
  三峡电由南方电网再分配,到达用户的价格由南方电网以当地落地价为基础再决定。
李永安说三峡电的定价按照计划和市场两个部分来决定,其它电力公司的售价都在0.40元以上,唯有三峡电便宜。科技创新体系拉动双鸭山矿业集团公司经济快速增长
双鸭山矿业集团公司以建设数字化矿山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开展科技攻关,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2005年创下高产1200万吨的历史好成绩。
 科技创新,成为拉动双矿集团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十五期间,双矿集团先后完成东荣二矿、集贤矿、东荣三矿改扩建,增能210万吨/年,先后取得科研、引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837项,较重大成果103项,获省、市科技成果34项,申报省长特别奖2项,获36项,在全国百强企业排22位。
双矿集团与黑龙江科技院联合开发超薄层特殊复合顶板支护技术,解决了东荣二矿回采巷道变形严重、支护其困难的难题,提高了回采率。此项技术为原始创新,国内,成果水平国际,已申报省长特别奖。
 双矿集团现有的8个生产矿井中,6个矿井有较强的自然发火危险性,随着开采强度的增大,集团公司所属各矿井自燃发火危险呈增强趋势。双矿集团与西安科技大合作开发了层自燃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出层自燃复合胶体管网式防灭火系统和设备。该项目在近距离层群防灭火技术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于2005年通过工业技术委员会鉴定,是全国科技十大新成果之一。
双矿集团构建了以总工程师为首、以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以各基层单位广大科技人员为的科技创新体系,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同时,每年派出20几个调研组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先进企业考察设备制造技术和先进的采矿工艺,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创新意识。双矿集团还充分利用职业技术院培养自己的人才,每年举办十几期培训班,聘请全国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者讲,从工人到高管层层培训。
据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人介绍,双矿集团将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企业的贡献率,十一五期末将达到45%以上,通过开发和推广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综合配套技术,建成一批中国、世界先进的高产高效矿井,力争实现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5以下。
电网争议项目阻碍电力改革
电网公司近乎“话”般的特高压工程,在两年多的论证和非议之后,终于敲定在6月开工上马。
本报上周获悉已于日前批准对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设备进行研制电网公司也随即决定于下月正式开工建设已酝酿两年多的“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工程”。
上周二电网公司对外宣布:该工程已取得政府部门关于地灾、压矿、地震、文物、环评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批复文件,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进展顺利,工程设备供应及其国产化方案已基本落实。
但本报记者于上周四确认,这项晋东南—南阳—荆门的试验工程,目前其实并未获得发改委的核准批文。
电网公司这项被视为“话”般的工程,是中国特高压输电试验项目。工程线路全长653.8千米,静态投资68亿元,动态投资超过200亿元,预计2008年建成。
 但众多业内人士认为,该项目存在巨大的技术风险,同时,项目结果将与中国电力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
“特高压电网对发展区域电网和输配分开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电监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上周此事对本报记者称,“特高压电网建成后,区域电网的500千伏网架必须解列,成为配电电网,全国电力只能上特高压电网,区域电网公司将被,区域电力市场将失去依托。”
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企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原秘书长陈望祥也认为,“以试验工程为起点的规模庞大的特高压项目,未经充分论证匆忙上马,不仅工程本身风险巨大,还将助推电网公司强化其垂直一体化的垄断地位,对着力推进的电力体制改革形成阻力。”
 特高压电网被称为“电力高速公路”,指由1000千伏交流和正负800千伏直流系统构成的高压电网。相对于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采用的500千伏和220千伏电网,特高压电网具有容量大、距离长、损耗低等优势。但同时,其技术尚不成熟,耗资巨大,在电网安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
电网公司于2004年开始启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按其初的计划,“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试验工程、淮南-芜湖-浙北-沪西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以及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和锦屏水电站外送的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到2020年前后,基本形成覆盖华北、华中、华东地区的特高压电网,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
 据专家估算,要实现上述规划,需要建设输电线路5.25万公里,占地735万亩,总投资超过3500亿元。
 中国能源网执行副总裁韩晓平告诉记者,虽然电网公司在这项工程上已经开展了很多前期工作,而且也已经获得了众多专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但仍然一直有很强大的声音,认为“特高压项目既建设的必要性,也尚不具备技术经济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这一项目与年初明确的‘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电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强,曾在“五一”前气动防爆泵 汽油泵隔膜泵 气动隔膜泵德国品牌 鲁
询价单
0条  相关评论

欢迎咨询Welcome advice

发送询盘